中國空調行業的競爭格局正因一場“十年之約”發生深刻變化。跨界新勢力小米將矛頭直指傳統巨頭格力,以“十年免費包修”服務掀起新一輪行業風暴。這場服務升級戰不僅改寫了市場規則,更讓兩大品牌在網絡空間展開激烈交鋒。
2025年9月,小米集團總裁盧偉冰在直播中宣布,即日起米家空調全系產品實施“十年免費包修”政策,覆蓋已售出的750萬臺設備,包括中央空調品類。這一舉措較格力2021年推出的同類政策更進一步,不僅將服務范圍擴展至全品類,還明確承諾整機、配件、人工、檢測及加氟等項目全免費,且無任何隱性收費條款。據測算,該政策相當于為消費者節省15億元潛在維修支出。
政策發布后,格力市場總監朱磊在社交平臺發文回應:“十年免費包修是承諾,十年不用修才是實力”,并借小米SU7召回事件暗諷其產品質量。此番言論引發米粉強烈反彈,朱磊的社交賬號評論區迅速被質疑聲淹沒。有網友指出:“既然邀請對方跟進,現在又質疑動機,豈非自相矛盾?”
追溯兩大品牌的恩怨史,2013年的“十億賭約”堪稱起點。當年中國經濟年度人物頒獎典禮上,雷軍與董明珠立下五年營業額對賭,后升級至十億元。2018年格力以1981.2億元營收勝出,但次年小米即以1749億元營收實現反超。這場賭局雖已落幕,卻成為制造業新舊模式碰撞的標志性事件,其影響持續至今。
當前競爭已進入白熱化階段。數據顯示,2025年以來雙方已在銷量數據、產品工藝等領域發生四次公開交鋒。格力董事長董明珠多次在公開場合批評小米,而此次服務政策之爭更被視為“防御戰”與“進攻戰”的典型縮影。業內人士分析,中央空調維修成本高、技術門檻強,小米將其納入免費包修范圍,相當于在格力傳統優勢領域發起挑戰。
行業變革的深層動力來自市場環境劇變。房地產行業低迷導致中央空調內銷市場收縮至950.8億元,企業被迫轉向存量用戶爭奪。與此同時,磁懸浮壓縮機、全直流變頻等技術創新加速,推動產品向節能化、智能化升級。這種雙重壓力下,空調均價十年間下降近40%,能效比提升超50%,服務承諾也從“三年保修”延長至“十年包修”。
消費者成為這場競爭的最大受益者。小米的政策倒逼行業服務升級,美的、海爾等頭部品牌預計將跟進調整策略。而格力若要鞏固品質標桿地位,需在生態協同和年輕化營銷方面尋求突破。有分析指出,這種“不用修”與“放心修”的良性競爭,正是中國制造業轉型升級的生動寫照。
從十億賭約到服務內卷,小米與格力的纏斗折射出制造業變革的深層邏輯。當跨界者以服務創新沖擊傳統格局,當守成者用技術壁壘構筑防線,這場沒有終局的競爭仍在持續改寫行業規則。而市場最終會證明,唯有持續創新與用戶導向,才能在這場馬拉松中占據先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