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團創始人兼CEO雷軍近日通過社交媒體平臺連續發聲,重點闡釋了小米汽車在安全設計領域的核心理念。針對部分網友對產品定位的爭議,雷軍明確表示:"安全是智能電動汽車的基石,任何設計創新都必須建立在可靠的安全保障之上。"

面對網絡流傳的"外觀優于安全"等斷章取義的言論,雷軍通過多條動態進行澄清。他引用去年4月的采訪內容解釋稱:"當時強調產品需要具備視覺吸引力,這與安全設計并不沖突。正如輪轂設計需要兼顧美學與結構強度,智能汽車必須實現多重價值的平衡。"數據顯示,小米SU7在研發過程中同步推進了被動安全、主動安全、電池防護及數據隱私四大安全體系的建設。
在技術層面,小米汽車展現了突破性的安全創新。其采用的鎧甲籠式鋼鋁混合車身結構,通過90.1%的高強度材料應用,將整車扭轉剛度提升至51,000N·m/deg。電池系統方面,自主研發的電池包通過14層物理防護、雙大面主動冷卻等17項核心技術,配合行業首創的電芯倒置設計,實現了熱失控時火焰遠離乘員艙的關鍵突破。該電池包不僅通過IP6K9K密封認證,更完成超千項安全測試,測試項目數量達到國標要求的20倍。

此前在2025世界智能網聯汽車大會上,雷軍曾提出行業共建倡議。他呼吁全產業鏈以安全為前提,將研發重心轉向底層技術創新,同時強調要共同抵制網絡謠言與不正當競爭。這種開放合作的態度,與小米汽車在安全領域"不計成本"的投入形成呼應——從采用最嚴苛的三大國際安全標準,到自建電池工廠把控核心環節,均體現了其打造安全標桿的決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