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AI眼鏡市場格外活躍,各大廠商紛紛入局。小米、華為、魅族等科技巨頭相繼推出新品,創業公司閃極也在短時間內完成組隊與散伙的嘗試。11月13日,百度推出小度AI眼鏡Pro,夸克AI眼鏡也宣布將于月底正式發布,市場競爭進一步加劇。
對于大廠推出的產品,Rokid創始人祝銘明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小米AI眼鏡屬于供應鏈整合的典型產品,處于行業及格線水平;夸克AI眼鏡設計亮點在于鏡腿纖細,但目前尚未進入量產階段。記者在天貓商城查詢發現,夸克AI眼鏡目前處于預售狀態,下單后預計59天內發貨,這從側面印證了其量產進度。
隨著基礎大模型技術逐漸成熟,科技巨頭開始將目光轉向應用端落地,硬件產品成為重要載體。不過,行業并未因參與者增多而陷入直接競爭,祝銘明認為,短期內創業公司在技術積累和響應速度上更具優勢。數據顯示,Rokid在今年雙11期間表現突出,在天貓、京東、抖音等平臺總銷售額約5000萬元,位居行業第一,并預計明年銷量可達100萬臺。
相較于大廠的布局,祝銘明更關注來自華強北的低價競爭。一位深圳從業者向記者展示了一款售價僅99元包郵的AI眼鏡,具備攝像頭、耳機、麥克風及部分AI功能。祝銘明評價稱,這類產品雖然價格低廉,但確實具備基本功能。不過,他明確表示Rokid不會參與此類價格戰,認為創業公司缺乏品牌支撐,難以在低價競爭中獲得利潤。
在產品戰略上,祝銘明判斷,未來不帶顯示的AI眼鏡將占據主流市場,而Rokid將繼續專注于帶顯示功能的眼鏡研發。為此,公司于11月13日宣布與暴龍眼鏡達成合作,暴龍負責設計、品牌和渠道,Rokid提供技術和研發支持。這種合作模式符合Rokid的技術定位,即聚焦帶顯示品類,同時通過技術合作開放不帶顯示產品的市場。
盡管目前大廠的動作更多被視為試水,但祝銘明提醒,基于供應鏈產能判斷,兩年后市場競爭將更加激烈。他強調,這段時間需要重點建設生態場景、提升品牌黏性和口碑。IDC數據顯示,2025年全球智能眼鏡出貨量預計達1280萬臺,同比增長26%,其中中國市場將突破275萬臺,增速達107%,位居全球首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