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美妝與高端消費品行業正迎來一場備受矚目的法律交鋒。意大利奢侈品牌古馳(GUCCI)及其母公司開云集團(Kering)被科蒂集團(Coty)告上法庭,起因是開云集團近期宣布將旗下美容部門以40億歐元價格出售給歐萊雅集團,這一交易中的條款直接沖擊了科蒂與古馳的美妝授權合作。
科蒂與古馳的合作始于2016年,雙方簽署的美妝授權協議涵蓋香水及化妝品業務。根據投資機構Evercore IRI的測算,古馳品牌每年為科蒂貢獻約6億美元零售額,占集團總銷售額的8%、利潤的11%,堪稱其核心資產之一。然而,開云集團與歐萊雅的交易中包含一項關鍵條款:歐萊雅獲得在2028年科蒂現有協議到期后,簽訂50年獨家許可的優先權。這意味著,若條款生效,歐萊雅將接管古馳美妝產品的開發與經營。
面對這一局面,科蒂集團態度強硬。公司首席執行官Sue Nabi在投資者會議上明確表示,將“捍衛合約權利直至最后一天”。科蒂相關負責人進一步強調,公司會按現有協議繼續運營古馳美妝業務,并聚焦具有長期增長潛力的品牌。這一表態凸顯了科蒂對維護核心業務的決心。
歐萊雅集團首席執行官Nicolas Hieronimus在10月的財報會議上確認,收購開云美容業務涵蓋Creed小眾香水品牌,以及巴黎世家(Balenciaga)、葆蝶家(Bottega Veneta)的美妝授權,并特別提到“在可用時”將納入古馳品牌。這一表述被視為歐萊雅對未來布局的公開宣示,進一步加劇了科蒂的擔憂。
業內分析指出,這場糾紛折射出高端美妝授權市場的深層變革。在授權合約剩余四年期限的背景下,科蒂面臨兩難選擇:若繼續大力投入推廣古馳美妝,可能為競爭對手歐萊雅做嫁衣;若減少投入,則可能影響短期業績。某投資機構分析師直言,這種矛盾在品牌方與被授權方關系中普遍存在,而此次糾紛將這一矛盾推向了臺面。
從行業格局看,科蒂、開云與歐萊雅代表了三種不同發展路徑。科蒂作為專業美妝運營商,依賴多品牌組合實現規模效應;開云作為奢侈品牌集團,試圖通過掌控美妝業務深化品牌價值管理;歐萊雅則憑借全產業鏈優勢,謀求在高端美妝領域擴大份額。這場糾紛的走向,或將重塑三者間的競爭關系。
關于糾紛的可能結局,行業觀察人士提出三種主要路徑:一是科蒂與開云達成庭外和解,例如延長授權期限或提高費用;二是法庭判決形成行業先例,影響未來授權交易規則;三是歐萊雅調整交易條款,放棄部分權利以規避法律風險。美妝行業顧問張薇認為,判決結果可能對高端消費品授權行業產生深遠影響,品牌方未來在更換被授權方時將更加謹慎。
對于失去古馳授權的潛在風險,科蒂相關負責人回應稱,公司品牌組合“穩健而持久”,將繼續投資具有長期增長潛力的業務。這一表述既未排除未來調整的可能性,也強調了科蒂對多元化戰略的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