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世界大會現場,一場特殊的連線引發關注。大屏幕上,身著標志性黑T恤的“羅永浩”正以熟悉的節奏侃侃而談,手勢與語調都帶著特有的“羅氏幽默”。但這位引發觀眾會心一笑的發言者并非真人,而是百度最新研發的實時交互數字人——這款數字分身不僅精準復現了羅永浩的語言習慣,更通過深度學習掌握了其情緒表達與表達節奏的細微差異。
這款數字人背后,是百度在AI領域“內化能力”建設的最新突破。百度CEO李彥宏在大會上指出,AI技術要真正實現產業價值,必須從工具屬性升級為原生能力,“只有當AI成為組織運轉的底層邏輯,才能引發生產力革命的質變”。IDC最新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AI公有云服務市場達195.9億元,百度智能云以24.6%的份額連續六年領跑,這個成績印證了其技術路線的前瞻性。
支撐百度市場地位的,是其獨特的全棧技術布局。作為全球少數實現“算力-框架-模型-應用”閉環的企業,百度構建了從昆侖芯到飛槳框架、文心大模型再到千帆平臺的完整技術棧。這種縱向貫通的能力,使其在內蒙古鄂爾多斯的交通優化項目中大顯身手:通過智能云SaaS信控平臺與“伐謀”智能體的協同,當地主干道車均延誤時間累計降低18%,紅綠燈配時策略實現分鐘級動態調整。
新發布的“伐謀”智能體成為技術落地的關鍵載體。這款全球首個可商用自我演化系統,在交通場景中能實時推演4942個路口的最優配時方案;在金融風控領域,為中信百信銀行提升特征挖掘效率100%;能源管道調度中,將數周的工程計算壓縮至數小時。不同于傳統專用型AI工具,“伐謀”通過持續算法迭代,在復雜工業場景中展現出強大的通用決策能力。
技術突破的根基在于持續十年的底層創新。百度自2011年啟動AI芯片研發,2018年推出的昆侖芯1代開創了中國云端全功能AI芯片先河。最新發布的昆侖芯M100和M300,分別針對大規模推理和超大規模訓練優化,形成覆蓋全場景的算力矩陣。據披露,百度AI產品已服務65%的央企客戶,國家電網、中國鋼研等企業正規模化部署昆侖芯P800。
數字人技術的商業化進程同樣引人注目。今年6月,羅永浩數字人在百度電商的首場直播吸引超1300萬人次觀看,GMV突破5500萬元,部分品類帶貨效率超越真人直播。百度宣布將慧播星數字人技術向全行業開放,該系統已與品牌內容庫、客服系統深度整合,在巴西市場完成首期部署后,正加速拓展東南亞和北美市場。
市場認可的背后,是百度對AI產業價值的深度理解。李彥宏強調,當前AI競爭已進入“工業化大生產”階段,核心競爭力在于構建原生AI能力體系。這種理念在百度“云智一體3.0”戰略中充分體現:通過百舸AI計算平臺與昆侖芯集群的協同,實現3萬卡規模的并行訓練,支撐千億參數模型的全量開發。
在C端市場,百度的AI創新同樣獲得用戶驗證。蘿卜快跑自動駕駛服務已在22個城市常態化運營,累計完成1700萬次出行;秒噠無代碼開發平臺升級至2.0版本,累計生成應用超40萬個。搜索業務方面,AI搜索API已接入300多家企業,月活用戶達3.82億,日均AIGC內容產出超千萬次。
技術投入的持續性是百度保持領先的關鍵。財報顯示,2025年第二季度資本支出同比增長80%,主要用于AI基礎設施擴建。人才戰略上,繼2024年提前完成“五年培養500萬AI人才”目標后,百度宣布啟動新一輪千萬級人才培育計劃。這種戰略定力獲得資本市場認可,麥格理集團研報指出,百度芯片與云平臺的協同效應將持續提升其長期價值。
從芯片算力到智能應用,百度正在構建AI時代的全新產業范式。在鄂爾多斯的交通指揮中心,在巴西的電商直播間,在上海的金融風控室,百度的AI技術正深度融入各個產業環節。這種“技術-場景-生態”的循環進化,不僅重塑著企業的競爭力,更在悄然改變著整個社會的運轉方式。當AI能力成為各行各業的原生基因,一場靜默卻深刻的生產力變革正在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