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芯片行業,AMD正以積極姿態布局AI數據中心市場。當地時間11月11日,該公司舉辦財務分析師日活動,重點闡述未來數年業務增長規劃,并預計數據中心產品需求將推動公司營收持續攀升。
AMD首席執行官蘇姿豐在活動中透露,未來三至五年內,公司年均營收增速有望超過35%,其中AI數據中心業務營收年增長率將突破80%。她進一步預測,到2030年,AI芯片市場規模將達1萬億美元,涵蓋GPU、CPU及網絡設備等領域。這一數據與英偉達此前提出的2030年AI基礎設施支出3萬億至4萬億美元的預測形成對比。
當前AI數據中心市場以GPU為核心,英偉達憑借超90%的市場份額占據主導地位,其市值已達4.69萬億美元。相比之下,AMD作為第二大AI芯片廠商,市場份額仍為個位數,市值約3867億美元。盡管如此,行業格局正悄然變化——多家大型模型開發商為減少對英偉達的依賴,開始與AMD等企業深化合作,或加大自研芯片投入。
10月初,AMD與OpenAI簽署多年合作協議,承諾為其AI基礎設施提供算力支持,預計帶來數百億美元收入。作為協議的一部分,AMD向OpenAI發行最多1.6億股認股權證,OpenAI最終可能持有AMD約10%股份。根據計劃,OpenAI將在數年內部署6千兆瓦AMD GPU,首批1千兆瓦規模的MI450 GPU將于明年下半年啟用,后續將擴展至MI400及MI500系列。AMD在分析師日上宣布,MI400系列預計2026年推出,MI500系列已進入設計階段,計劃2027年發布。
針對OpenAI的財務能力,蘇姿豐回應稱合作協議經過審慎制定。她指出,盡管OpenAI對AI算力需求的預測激進,但若用戶增長與收入預期實現,資金將足夠支撐。“我不會看衰他們。”她強調。
蘇姿豐還提及AMD與甲骨文、meta等企業的合作進展。她回憶,去年客戶普遍認為算力投入將放緩,但如今態度已徹底轉變,不僅不會減速,反而需要加速建設AI基礎設施。“市場對AI算力的需求幾乎永無止境。”她表示,“AI的發展速度遠超我職業生涯中見過的任何技術變革。”
從三季度財報看,AMD數據中心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2%至43億美元,占總營收46.7%。不過,個人電腦與游戲業務增速更顯著,同比增長73%至40億美元。蘇姿豐補充道,盡管AI領域機會巨大,但其他業務板塊同樣表現強勁,公司正處于“理想狀態”。
分析師長期預測顯示,AMD今年銷售增長平均預期為32%,2026年與2027年將分別增長31%和39%,但2028年后增速將逐步放緩至20%,2029年進一步降至12%。到2027年,調整后每股收益預計達9.88美元。而AMD自身預測更為樂觀,稱未來三至五年內調整后每股收益將增至20美元,營業利潤率超35%。
受未來業績展望提振,AMD盤后股價上漲近5%。今年以來,其股價累計漲幅已超96.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