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圓滿落幕,這場匯聚全球目光的盛會不僅展示了開放合作的中國姿態,更通過數字化手段為八方來客打造了無縫銜接的溝通體驗。作為通信保障主力軍,上海電信以“零中斷、零故障”的硬核實力,構建起覆蓋陸海空的立體化通信網絡,為這場國際經貿盛會注入強勁的數字動能。
在通信保障的“神經末梢”,上海電信創新采用“雙萬兆”技術架構,為場館構建起超高速網絡底座。針對開幕式、主論壇等248條核心通信線路,技術團隊實施“一線路一方案”的精準保障,確保87門國際長途線路和9條新聞專線傳輸零丟包。全域保障體系下,14輛應急通信車組成“移動基站矩陣”,通過跨省協同調度實現30分鐘應急響應;海域保障方面,11艘巡邏船對近3000公里海纜實施7×24小時巡航,成功勸離63艘違規作業船只,筑牢海底通信“生命線”。
面對場館內日均超千場的直播需求,上海電信在場館全域部署300M 5G-A 3CC三載波聚合網絡,將網絡容量提升至傳統網絡的2.5倍。該技術使峰值速率突破2.9Gbps,上行帶寬達1Gbps,相當于同時滿足200路4K高清視頻的實時傳輸需求。在媒體工作區,記者通過5G網絡1秒內即可完成4K素材上傳,觀眾互動區的AR導覽延遲控制在8毫秒以內,真正實現“毫秒級響應”的沉浸式體驗。
在通信指揮中樞,重保網管大屏化身“智慧大腦”,數字機器人依托“曉搭”大模型平臺,可精準識別32種方言的語音指令。當指揮中心發出“調取3號館西南角設備狀態”的指令時,系統0.3秒內即可調取包含設備溫度、信號強度、人流密度等12項參數的立體化數據。更引人注目的是智能安全帽的應用,這款集成5G模塊和衛星通信的“數字保鏢”,能在無信號區域自動切換至天通衛星通道,確保搶險人員與指揮中心的音視頻同步率達99.7%,真正實現“全域可視、全程可控”。
服務層面,968888進博熱線成為跨國溝通的“數字橋梁”。今年以來,該熱線累計處理7.1萬通咨詢,其中38%涉及境外展商。針對尼日利亞展商遇到的系統驗證碼故障,客服團隊啟動“雙語服務專班”,4小時內完成賬號注冊、資料審核、在線繳費的全流程指導。在浦東機場T1/T2航站樓,電信服務專區提供12國語言實時翻譯,累計為7200余位外籍旅客辦理業務,收獲1.9萬次滿意度評價,成為展示中國服務溫度的“第一窗口”。
場館內的主題服務網點則上演著科技與人文的雙重奏。由全國勞模陳小芳帶領的“巾幗服務隊”,在提供多語種業務辦理的同時,現場演示AI家智屏的遠程醫療、全屋智能等創新應用。青浦振涇路營業廳設立的“進博服務專柜”,除提供8國語言服務外,還配備手機應急充電站和適老化服務終端,日均服務外籍人士超200人次,成為傳遞城市溫度的“微縮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