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科技圈內一則人才流動消息引發關注——曾被傳獲小米創始人雷軍千萬年薪邀約的“AI才女”羅福莉,正式在社交平臺宣布加入小米。她在朋友圈發文稱:“智能終將從語言邁向物理世界。我正在Xiaomi MiMo,與一群充滿創造力、才華橫溢且真誠熱愛的研究員共同構建這樣的未來,全力奔赴我們心目中的AGI。”
羅福莉的科研履歷堪稱亮眼。2019年,她在國際頂級會議ACL上以第一作者身份發表2篇論文,并參與6篇合作研究,其提出的詞義消歧方法與文本風格轉換框架,為自然語言處理(NLP)技術發展注入新動力。她的職業生涯起步于阿里巴巴達摩院,主導開發的多語言預訓練模型VECO,成為當時跨語言理解領域的重要突破,同時推動AliceMind開源項目落地,為全球開發者提供技術支撐。2022年,她轉戰DeepSeek,參與MoE架構大模型DeepSeek-V2的研發,進一步深化在AI大模型領域的技術積累。
去年,關于羅福莉的職場動向曾引發輿論熱議。有消息稱,雷軍為招募這位技術精英,開出千萬年薪條件,邀請她加入小米組建AI大模型研究團隊。該傳聞一度登上微博熱搜,側面印證了她在行業內的技術影響力。
此次羅福莉提及的“Xiaomi MiMo”,是小米于2025年4月開源的首個推理大模型。該模型參數規模為7B,在數學推理(AIME 24-25)與代碼競賽(LiveCodeBench v5)測評中,性能超越OpenAI的o1-mini及阿里Qwen的QwQ-32B-Preview模型,展現出在垂直領域的技術優勢。這一成果或成為吸引羅福莉加入的關鍵因素之一。
從學術研究到產業落地,羅福莉的職業軌跡折射出AI領域人才流動的新趨勢。隨著大模型技術競爭進入深水區,企業對頂尖技術人才的爭奪愈發激烈,而像羅福莉這樣兼具學術背景與工程經驗的復合型人才,正成為推動技術突破的核心力量。她的加入,或將為小米在AI推理模型領域的布局帶來新的想象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