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體披露科技巨頭meta在廣告業務中存在嚴重監管漏洞,其通過大量違規廣告獲取了可觀收益。相關內部文件顯示,2024年該公司約10%的營收來自詐騙廣告和違禁商品廣告,金額高達16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140億元),這一數據引發外界對其平臺治理能力的質疑。
據內部資料,meta旗下Facebook、Instagram和WhatsApp三大平臺長期存在廣告審核失效問題。過去三年間,大量投資騙局、非法醫療產品等違規內容未能被系統識別,導致全球數十億用戶持續暴露在風險之中。文件估算,平臺每日推送的詐騙廣告數量可能達到150億條,涉及范圍之廣令人震驚。
面對輿論壓力,meta發言人回應稱,此前公布的10%收入占比數據屬于"初步且寬泛的統計",后續復核發現部分廣告并未違反規定。該代表強調,泄露文件僅呈現局部信息,未能完整反映公司為打擊違規廣告采取的技術升級、人工審核強化等綜合措施。
盡管如此,獨立調查機構指出,meta的廣告審核機制仍存在結構性缺陷。其依賴算法自動篩選的模式難以應對復雜多變的詐騙手段,而人工審核團隊規模不足又導致違規內容漏網。這種治理困境不僅損害用戶權益,也使平臺面臨法律合規風險。
業內專家分析認為,社交媒體平臺的廣告業務與用戶體驗存在天然矛盾。meta在追求商業利益的同時,需建立更透明的監管框架,包括引入第三方審計、完善用戶投訴機制等。否則,類似爭議可能持續消耗其品牌信譽,甚至引發更嚴格的監管介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