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火鍋賽道正經歷新一輪深度洗牌,中高端品牌入局與平價品牌閉店潮同步上演,行業迎來品質升級關鍵期。價格體系重構與門店格局調整成為顯著信號,市場呈現K型分化特征。
新榮記以228元/人小海鮮套餐和398元/人鮮山羊套餐切入賽道,其3人餐按位計價、4人餐2932元總價的定價策略引發關注。該套餐被消費者戲稱為"新榮記窮鬼套餐",卻意外拉升了行業準入門檻。海底撈旗下舉高高品牌憑借59.9元自助模式實現單月30店擴張,長沙芙蓉天街首店采用法式原木風設計,高峰期排隊超4000桌。農小鍋通過場景升級將客單價從38元提至43.9元,新增肥牛單人鍋等品質產品。
價格帶重構呈現兩極化趨勢。平價檔聚焦50元上下市場,強調"30元吃飽"的圍辣小火鍋通過供應鏈優化實現全國1500家門店布局,其定制化牛肉卷、羊肉卷等核心食材策略凸顯效率優勢。高端檔則突破200元價格帶,新榮記套餐包含和牛羊肉、鮑魚螺片等食材,一緒壽喜燒旗下子品牌主打鮮切牛肉。
行業洗牌加速出清過程。2021年創立的桃娘下飯小火鍋曾創下北京單城數十家門店的規模,卻在2024年完成全線閉店。這類未能建立差異化優勢的品牌,在品質升級浪潮中逐漸失去競爭力。天眼查數據顯示,今年前10個月新增小火鍋企業2800家,顯示市場整合中的新生力量。
差異化競爭呈現多維特征。聯名策略成為突破口,舉高高與絕味、正大推出聯名小吃,龍歌與比格比薩共創"一口四喜"系列。場景創新方面,品牌通過明快色調、網紅化設計打破"一人食"孤獨感,部分門店引入男團女團表演增強情緒價值。產品端SKU普遍突破100種,鮮切、專供成為品質關鍵詞。
消費需求呈現明顯分化。理性消費群體追求確定性價比,品質消費群體愿為體驗付費,"將就型消費"持續萎縮。頭部品牌入場重塑認知,高品質肉源、特色鍋底與環境體驗的綜合價值,使小火鍋擺脫廉價標簽。成本壓力倒逼企業轉型,單純低價策略淪為低質代名詞。
供應鏈能力成為競爭核心。圍辣創始人張蕭透露,千店規模后通過定制化策略強化食材話語權,確保加盟商利潤空間。舉高高依托海底撈品牌勢能實現未開先火,顯示品牌資產的價值轉化。創業者普遍認同,當前競爭焦點已轉向食材品質與用餐體驗的雙重提升。
這場品質革命推動行業完成價值重構。當泡沫逐漸擠出,具備產品研發力、供應鏈控制力與運營效率的品牌開始占據主導地位。小火鍋市場正從"量變"轉向"質變",消費需求與商業模式的雙重升級,正在書寫這個千億賽道的新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