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車近日宣布,將在部分門店開啟端到端輔助駕駛功能的體驗活動,此舉標志著其在智能駕駛技術領域邁出關鍵一步。此次體驗活動覆蓋小米SU7與YU7兩款車型,其中YU7憑借更強的算力配置,在輔助駕駛體驗上展現出更優表現。這一動作是繼7月小米SU7全系推送全新端到端輔助駕駛系統后的又一重要進展,該系統基于千萬級真實路況數據訓練,顯著提升了城市復雜場景的處理能力。

據技術團隊介紹,此次開放的端到端輔助駕駛系統實現了全程無需人工接管的駕駛體驗。該系統基于1000萬條真實路況視頻片段訓練而成,相比早期300萬條數據版本,在縱向加減速控制、繞行成功率、路口通過率等核心指標上均有顯著提升。具體數據顯示,乘坐舒適度提高57%,繞行成功率提升67%,路口通過率增加23%,這些改進直接提升了用戶在實際使用中的體驗感。
在硬件配置方面,小米汽車展現了強大的技術實力。SU7 Ultra車型搭載1顆NVIDIA Thor芯片,算力達700TOPS,配合1個激光雷達、1個4D毫米波雷達、11顆攝像頭及12個超聲波雷達,構建起全方位感知系統。MAX版車型則采用雙Orin芯片方案,算力提升至508TOPS,為大規模模型運行提供算力支持。這種差異化配置策略,既滿足了不同用戶群體的需求,也體現了小米在智能駕駛領域的深度布局。
端到端輔助駕駛的核心優勢在于其"車位到車位"的全場景導航能力。用戶只需設定目的地,系統即可自動完成ETC通行、窄路會車、環島駕駛、停車場尋位泊車等復雜操作。這種技術突破得益于端到端大模型架構的應用,該架構將感知、預測、規劃三個環節集成,通過統一模型直接輸出車輛行駛軌跡,大幅提升了系統響應速度和決策準確性。
為支撐智能駕駛技術的持續進化,小米汽車已投入巨額研發資源。截至目前,企業在該領域累計投資57.9億元,組建了超過1800人的專業研發團隊,并配備400余臺測試車輛進行實地驗證。這種大規模投入不僅加速了技術迭代,也為未來更高級別的自動駕駛功能奠定了基礎。隨著數據積累和算法優化,智能駕駛技術有望在更多場景中實現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