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盛大啟幕,全球科技企業齊聚一堂,共同探索創新前沿。作為連接與計算領域的領軍者,高通公司連續第八年參展,以“我們一起,成就人人向前”為主題,全面展示了其在端側人工智能(AI)領域的突破性成果,以及與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的多元化創新應用。

端側AI正成為推動產業變革的核心力量。據行業預測,2025年中國端側AI市場規模將突破2500億元,2030年更有望達到1.2萬億元。這一高速增長的背后,是智能手機、新能源汽車等領域對AI技術的深度整合。高通憑借在芯片設計與AI算法領域的深厚積累,通過驍龍平臺為端側AI提供了強大的算力支撐,其并行解碼技術已實現每秒200個tokens以上的推理能力,為跨場景應用奠定基礎。
在跨端辦公場景中,高通與榮耀的合作成果尤為亮眼。搭載第五代驍龍8至尊版移動平臺的榮耀Magic8,通過YOYO智能體實現了“一句話跨端文件傳輸”。用戶僅需語音指令,系統即可基于自然語義理解完成多文件精準定位與傳輸,徹底打破設備間壁壘。更引人注目的是其圖片處理功能——YOYO智能體能深度解析參考圖片的色彩分布、光影氛圍等特征,并一鍵遷移至目標圖片,讓普通用戶也能輕松創作專業級作品。
視頻處理領域同樣迎來革新。高通與虹軟公司聯合開發的視頻超域融合技術,依托驍龍平臺的AI算力與ISP(圖像信號處理器)的深度協同,顯著提升了視頻動態范圍與影調表現。這項技術不僅為創作者提供了更廣闊的后期空間,更通過實時處理能力,讓普通用戶也能拍攝出具有電影質感的畫面。
智能體AI的進化正在重塑人機交互邏輯。高通與面壁智能合作推出的AgentCPM技術,通過融合MiniCPM-4V多模態大模型與Orchestrator調度框架,使智能體能夠動態適應復雜場景。相比傳統固定流程的AI助手,AgentCPM可自主判斷任務優先級,靈活調用資源,更貼近真實用戶需求。
在硬件創新層面,高通展示了與小米、Rokid、VITURE等品牌合作的智能眼鏡矩陣。這些產品突破了傳統配件定位,通過端側AI實現語音交互、環境感知與個性化服務,成為獨立的“個人AI終端”。例如,小米AI眼鏡可實時識別場景并提供導航建議,Rokid Glasses則支持多語言實時翻譯,展現了AI技術對終端形態的重構能力。

高通正構建“以用戶為中心”的智能生態體系。其“混合AI”架構允許模型在終端與云端間動態部署,既保障了數據隱私,又優化了算力成本。通過驍龍平臺的統一架構,手機、PC、汽車、XR設備等終端可共享AI能力,形成多端協同的智能網絡。例如,用戶可在汽車中啟動辦公任務,到家后無縫切換至PC繼續處理,全程由智能體AI自動調度資源。
這種生態模式已催生跨行業創新。在汽車領域,高通與車企合作開發的車載AI助手可實時分析路況與用戶習慣,主動調整駕駛模式;在IoT領域,智能家居設備通過端側AI實現自主決策,減少對云端的依賴。高通的技術布局不僅激活了傳統產業的創新活力,更定義了下一代智能終端的核心形態——以智能體AI為中樞,通過多端協同實現個性化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