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集團合伙人兼總裁盧偉冰近日在德國開啟了一場別開生面的試駕之旅,駕駛小米SU7完成了近800公里的長途行程。此次試駕路線涵蓋柏林至漢堡、漢堡至法蘭克福兩段經典路段,不僅讓盧偉冰深度體驗了德國充電網絡的便利性,更在德國不限速高速公路上感受了小米汽車的卓越性能。
在試駕過程中,小米SU7展現了令人驚嘆的動態表現。當車輛以260公里/小時的極速行駛時,車身依然保持了極高的穩定性,這種在極限工況下的從容表現,充分驗證了小米汽車在底盤調校和空氣動力學設計方面的技術實力。盧偉冰特別提到,德國高速公路的獨特路況為車輛性能測試提供了絕佳場景,而小米SU7的出色發揮遠超預期。
試駕期間的一個有趣現象引發了業界關注:每當車輛在充電站停留時,總會吸引眾多當地居民駐足圍觀。更令人意外的是,不少路人能夠準確說出"小米SU7"的車型名稱,這一細節折射出小米品牌在歐洲市場已具備相當的認知度。據現場觀察,年輕群體對這款來自中國的智能電動車表現出濃厚興趣,不少人主動詢問車輛參數和上市計劃。
面對歐洲市場的激烈競爭,小米汽車展現出了清晰的戰略布局。盧偉冰透露,團隊正為2027年正式進軍歐洲電動汽車市場做最后沖刺,盡管前期研發投入已超過300億元,且當前仍處于虧損狀態,但根據現有經營數據預測,2026年下半年有望實現盈利拐點。這種"厚積薄發"的發展模式,體現了小米在汽車領域的長期主義決心。
即將推出的YU7系列被視為小米汽車的又一力作,該車型在延續SU7成功經驗的基礎上,針對歐洲市場特點進行了多項優化升級。業內人士分析,小米汽車正通過"技術沉淀+市場洞察"的雙輪驅動策略,構建差異化的競爭優勢。隨著歐盟綠色新政的推進和充電基礎設施的完善,中國智能電動車品牌正迎來前所未有的出海機遇。
從柏林到法蘭克福的試駕路線,不僅是一次產品驗證之旅,更是小米汽車向全球市場發出的宣言。當中國智造遇上德國工業傳統,這場跨越歐亞大陸的技術對話,正在重新定義智能電動汽車的競爭格局。隨著2027年出海計劃的推進,小米汽車能否在歐洲市場復制其在國內的爆款神話,將成為行業關注的下一個焦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