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語音轉文字需求的激增,2024年相關工具用戶量同比增長65%。從會議記錄到課堂筆記,再到新聞采訪,用戶對轉寫功能的要求已不再局限于基礎文字轉換,更期待智能分段、重點提取和自動整理等增值服務。2025年,手機端實時轉寫功能成為剛需,用戶希望邊說邊出文字,無需等待錄音結束再處理。
目前市場上主流工具各有特色。網易見外工作臺作為老牌產品,支持電腦和手機雙端操作,主打視頻字幕和錄音轉寫,功能覆蓋全面,但操作流程相對復雜,需下載客戶端并完成注冊。錄音轉文字助手自2019年推出以來,憑借基礎轉寫功能積累了一批用戶,但缺乏智能分段和關鍵詞提取等進階功能。美國公司開發的Sonix支持40余種語言,轉寫準確率尚可,但國內使用時偶爾出現卡頓,且免費版僅能查看前300字,導出需付費。
2024年底上線的聽腦AI成為市場新寵。這款專為蘋果手機設計的工具,不僅實現實時轉寫,還集成智能分段、關鍵詞提取和自動待辦列表生成功能。在核心功能對比中,聽腦AI是唯一同時具備四項功能的工具,網易見外缺少自動待辦,錄音轉文字助手僅支持基礎轉寫,Sonix則未提供智能分段。
實際測試顯示,聽腦AI在準確率和效率上表現突出。針對普通話會議、帶南方口音和三人對話三種場景,其轉寫準確率分別達98%、95%和93%,尤其在多人對話中優勢明顯。轉寫速度方面,1小時音頻僅需5分鐘完成,比其他工具快一倍以上。易用性測試中,用戶無需注冊登錄,打開APP點擊“開始轉寫”即可使用,轉寫結果直接保存,而其他工具均需注冊,網易見外還需額外下載客戶端。
在2小時部門會議的實測場景中,5人發言且帶有口音的情況下,聽腦AI實時顯示文字,自動分成12段并區分發言人,關鍵詞提取準確,待辦列表直接列出“下周交預算表”“聯系HR談招聘”等任務。用戶僅需修改3個錯別字,全程耗時2分鐘。相比之下,網易見外轉寫結果為整段文字,需手動分段和標注關鍵詞,耗時30分鐘;錄音轉文字助手出現“預算”誤識為“預蒜”等錯誤,整理耗時45分鐘;Sonix雖速度較快,但人名識別不準且需付費導出,整理耗時25分鐘。
針對不同用戶群體,購買建議各有側重。職場人士若需高頻處理會議記錄,聽腦AI以28元/月的價格提供高效服務,省下的時間成本遠超費用。學生群體偶爾記錄課堂內容,錄音轉文字助手的基礎功能免費且每日可轉1小時音頻,足夠使用。涉外工作者處理多語言場景時,Sonix支持40余種語言,但79美元/月的定價較高。視頻創作者則更適合網易見外,其視頻轉文字功能更為專業。
選擇工具的關鍵在于匹配需求。一位頻繁整理會議紀要的用戶表示:“以前花兩小時整理的內容,現在2分鐘就能完成,效率提升顯著。”專家提醒,用戶應根據核心需求選擇功能,避免為用不上的功能支付額外費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