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抖音副總裁李亮針對近期引發關注的“溫崢嶸被AI盜播帶貨”事件作出公開回應。他明確表示,網傳案例中“三個直播間同時開播”的情況并未在抖音平臺發生,但平臺確實監測到部分短視頻內容存在利用AI技術仿冒名人進行商品推廣的現象。
李亮指出,此類通過AI技術仿冒知名人士的行為不僅嚴重破壞了創作者、商家及平臺在消費者心中的信任基礎,更與平臺維護健康生態的長期目標背道而馳。針對這一亂象,抖音已啟動專項整治行動,重點打擊AI偽造人像、虛假帶貨等違規行為,通過技術手段與人工審核相結合的方式強化內容監管。
據平臺技術團隊介紹,AI內容侵權識別仍是當前行業面臨的核心挑戰。部分惡意賬號利用生成式AI技術不斷升級對抗手段,通過動態調整仿冒參數、模擬真人互動等方式規避平臺檢測,這大幅增加了治理難度。為此,抖音承諾將持續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優化識別算法模型,并建立跨部門協作機制以提升處置效率。
平臺在聲明中重申,抖音電商明確禁止任何主體使用AI技術仿冒他人身份(包括但不限于公眾人物、軍警等特殊職業)進行商業營銷,此類行為將被認定為嚴重侵權。平臺呼吁創作者堅守內容創作初心,通過提供真實、有價值的內容贏得用戶信任與商業機會,而非依賴技術手段進行短期流量收割。
為保障創作者權益,抖音同步開通了專項維權通道。若發現個人形象被AI技術非法仿冒或濫用,用戶可通過平臺公告指引提交投訴材料,平臺將安排專人跟進處理,并協助權利人完成證據固定、法律追責等維權流程。這一舉措標志著抖音在AI內容治理領域邁出實質性步伐。
此次專項行動的推進,不僅體現了平臺對技術濫用問題的零容忍態度,更通過建立標準化處置流程為行業樹立了治理范本。隨著AI技術普及,如何平衡創新應用與權益保護已成為全行業共同課題,抖音的實踐或將為構建更清晰的數字內容合規框架提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