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骨文(Oracle)正以AI為核心引擎,在科技行業掀起新一輪變革。這家曾以數據庫業務稱霸市場的老牌巨頭,通過深度布局AI算力與云基礎設施,不僅市值重返全球科技公司前十,更在云業務領域實現突破性增長。2025年第一季度財報顯示,其云收入同比增長28%,其中云基礎設施(IaaS)業務增速達55%,成為推動業績增長的核心動力。
甲骨文的轉型始于對AI技術趨勢的精準判斷。當生成式AI引發全球算力需求爆發時,公司早在2021年便開始囤積GPU芯片,并與英偉達建立深度合作。這種前瞻性布局使其在2025年Zettascale10集群投產時,恰好趕上AI算力供需失衡的窗口期。目前,甲骨文已為meta、OpenAI等客戶提供關鍵算力支持,甚至與美國能源部合作建造配備10萬塊英偉達Blackwell GPU的超級計算機,進一步鞏固其在高性能計算領域的地位。
與傳統云服務商不同,甲骨文選擇了一條差異化競爭路徑。其推出的甲骨文云基礎設施(OCI)專為企業核心業務和高性能AI計算設計,通過獨特的網絡架構和裸金屬服務器,為AI模型訓練提供更低延遲和更高性價比的解決方案。這種技術優勢使其在2022年拿下TikTok美國數據托管業務,年收入突破10億美元的同時,積累了AI算力調度的核心經驗。
在戰略層面,甲骨文采用“多模型+多云”的靈活策略。一方面,通過開放平臺允許客戶調用OpenAI、Google Gemini等主流模型;另一方面,與谷歌達成深度合作,允許客戶在谷歌數據中心部署OCI上的甲骨文數據庫。這種模式既拓展了生態半徑,又降低了客戶遷移成本。據公司透露,多云數據庫收入未來幾年將保持季度大幅增長。
數據庫業務的AI化改造是甲骨文轉型的另一大亮點。2025年推出的Oracle AI Database 26ai將AI能力直接嵌入數據庫核心,支持結構化、非結構化、向量等多模數據融合。與傳統“Data for AI”模式不同,26ai允許企業在數據流動中自然使用AI功能,無需將數據抽取至外部系統。這一創新解決了企業AI應用中95%項目失敗的核心問題——數據孤島與質量差。配合Oracle Autonomous AI Lakehouse服務,客戶可在多云環境中安全運行AI分析,進一步降低技術門檻。
甲骨文的轉型成效已反映在財務數據中。2026財年一季度財報顯示,其總營收達149億美元,云業務占比突破40%。為支撐AI戰略,公司未來幾年計劃投入數千億美元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僅在德克薩斯州的數據中心每年就投入超10億美元。盡管短期內現金流承壓,但市場對其長期增長潛力充滿信心。2025年9月,因公布超預期的剩余履約義務(達4550億美元),甲骨文股價單日暴漲36%,創始人拉里·埃里森一度登頂全球首富。
從數據庫巨頭到AI算力領導者,甲骨文的轉型揭示了傳統科技企業穿越技術周期的關鍵:以巨額投資構建技術壁壘,通過差異化策略開拓新市場,并將AI深度融入核心業務。如今,這家跨越三個技術時代的老牌企業,正以云業務占比40%的成績單,向“2029年云業務占半壁江山”的目標穩步邁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