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嘉興平湖的中國服裝城,每當秋冬季節來臨,這里便成為全國羽絨服市場的“心臟”。檔口間人潮涌動,過道上堆滿待發的包裹,商家們一邊核對訂單,一邊指揮工人快速打包發貨。從選貨、驗款到裝車,整個市場猶如一臺精密運轉的機器,將數以百萬計的羽絨服送往全國各地,甚至遠銷海外。

平湖的羽絨服產業起步于上世紀80年代。憑借毗鄰上海的區位優勢,當地企業率先承接海外代工訂單,積累了技術、資金與產業工人。經過40年發展,這里已成為全國最大的羽絨服生產基地之一,年產量占全國總量的近三分之一,民間甚至流傳著“世界百件衣,平湖有其一”的說法。這片土地上,既有波司登這樣的頭部品牌,也有無數像“羅賓漢”“艾菩諾鷥”這樣的本土企業,它們在消費升級與渠道變革的浪潮中,不斷尋找新的生存之道。
徐忠的故事,是平湖羽絨服產業轉型的縮影。這位海鹽人早年從縫紉機廠學徒做起,2008年抓住外貿機遇,用20臺縫紉機開啟創業之路。最初,他專注代工業務,憑借“羅賓漢”品牌代工訂單,線下門店一度超過千家,年利潤輕松過百萬元。然而,2008年金融危機與電商平臺的崛起,讓傳統線下模式遭遇重創。四五千萬元貨款無法收回,庫存積壓導致次年必須低價清倉,形成惡性循環。更嚴峻的是,大量從業者涌入行業,產品同質化嚴重,利潤空間被壓縮至冰點。
“必須做品牌,必須擁抱線上。”徐忠的轉型決策果斷而徹底。2022年,他斥資八千萬元買斷“羅賓漢”品牌股權,關閉所有虧損線下門店,全面轉向線上直營。這一步棋很快見效:品牌化首年銷售額約3億元,2023年突破15億元,2024年更因簽約楊超越為代言人,彩色系羽絨服銷量激增,全年GMV達45億元。其中,拼多多渠道的表現尤為突出。
“拼多多成本低、起號快,黑標店鋪的流量優勢明顯。”徐忠的運營專員嘉兵透露,團隊在拼多多開設7家旗艦店,加上授權店共十幾家。平臺“秒殺”“萬人團”等活動幾乎每天進行,自然流量占比高,付費推廣需求低。相比其他平臺1年至1年半的起店周期,拼多多僅用4個多月。更關鍵的是,黑標授權后產品登陸百億補貼,用戶信任度提升,退貨率下降,帶動銷量顯著增長。“現在正是旺季,拼多多銷售額每天翻番,今年整體GMV突破50億問題不大。”嘉兵說。

與徐忠的“單點突破”不同,平湖本土品牌艾菩諾鷥選擇“兩條腿”走路:一邊通過品牌授權擴大市場,一邊打造自主品牌提升溢價。這家擁有上百名工人的工廠型賣家,早期以代工和線下白牌為主,年產值超億元。2021年,面對線下競爭加劇與線上增速加快,艾菩諾鷥拿下“雅鹿”品牌代理權,并同步入駐拼多多。當年,拼多多年銷售額即達1000萬元,此后三年年均增長超50%,2024年達4700萬元。
“拼多多規則簡單,對工廠型賣家友好。”艾菩諾鷥運營彭文鋒表示,平臺推廣成本低,活動效果顯著。2022年“萬人團”活動中,12款商品自然流量每日訪客達5萬至6萬,幾乎“躺賺”。更關鍵的是,雅鹿羽絨服以兩百元以內基礎款為主,客群覆蓋中年及以上用戶,與拼多多深耕的縣鄉市場高度匹配。與此同時,自主品牌“艾菩諾鷥”也在平湖中國服裝城一樓核心鋪面站穩腳跟,年訂貨量達40萬件,上半年產值超五千萬元。
“品質過硬、款式多樣、供貨穩定,是我們脫穎而出的關鍵。”艾菩諾鷥市場總監梅梅介紹,品牌主打“輕羽系列”,嚴格執行國家標準,款式覆蓋16至60歲全年齡段,兼顧實用與時尚。目前,公司單款最大產量接近百萬件,倉庫常年備貨數百萬件,擁有四處5000平米廠區,繁忙季需額外雇傭20余名幫工發貨。
平湖的羽絨服產業,早已超越簡單的“制造”范疇。這里不僅是全球最大的羽絨生產國核心產區,更在絨質與加工工藝上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從波司登的科技創新,到艾菩諾鷥的規模化生產,無數企業通過電商平臺獲得確定性訂單,既保持利潤,又具備向上突破的能力。電商的普及,不僅讓全國“包郵”成為日常,更徹底打破了地理限制,將“方圓十里”的生意拓展為“輻射全國”的舞臺。
2024年,平湖羽絨服出貨量超3億件,產值突破500億元。數據背后,是“羅賓漢”“艾菩諾鷥”等企業在轉型中的韌性——面對市場變化,他們敢于創新、勇于突破,在每一個關鍵節點抓住機遇。40年風雨兼程,穿越經濟周期,平湖的服裝行業,依然如初春般充滿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