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場聚焦人因工程與智能系統交互領域的國際交流活動在清華大學舉辦。來自英國、美國、新加坡等29個國家和地區的55位頂尖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參與“2025人因工程與智能系統交互國際會議”。會議期間,參會專家集體前往理想汽車北京研發總部及智能制造基地,展開了一場深度技術交流與實地探訪。

在理想汽車創新工程實驗室,專家們詳細了解了該企業在智能座艙人機交互與用戶體驗方面的系統性研究成果。實驗室下設聲學、視覺和空間三個子實驗室,各具特色。聲學實驗室配備了7.3.4全景聲系統與可調混響結構,不僅獲得了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的認證,還通過了杜比實驗室的雙重認證,為座艙內的沉浸式音頻體驗提供了堅實保障。視覺實驗室則實現了50微米觸控測試精度,其自研的陽光模擬系統更是將抬頭顯示雜散光的驗證周期從數月大幅縮短至數小時,顯著提升了研發效率。空間實驗室則擁有全球首創的智能空間艙模擬器,通過168個電機的協同工作,支持座艙布局的柔性切換與快速驗證,為個性化座艙設計提供了無限可能。
實車體驗環節中,理想汽車智能空間副總裁勾曉菲帶領團隊展示了“理想同學”智能體的多項創新功能。這款AI助手不僅具備完成點餐、繳費等復雜任務的能力,還展現了其獨特的編程技能。例如,通過“桌面大師”技術,用戶只需一句話,即可生成符合個人喜好的桌面卡片,實現個性化定制。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理想同學”還擁有長期記憶功能,能夠識別并記住每位家庭成員的偏好,從而提供真正“千人千面”的個性化服務,讓智能座艙體驗更加貼心、便捷。

在智能制造基地,專家們觀摩了理想汽車整車生產的完整流程。從數字孿生技術的應用,到柔性產能分配的實現,再到全鏈路質量追溯體系的建立,理想汽車“研產一體”的體系化能力得到了充分展現。專家們對理想汽車在智能制造領域的創新實踐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其不僅提升了生產效率,更保障了產品質量,為汽車行業的智能化轉型樹立了標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