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雙流區迎來航天產業重大突破——星際榮耀可重復使用液體運載火箭生產總部基地項目正式啟動建設。這座總投資33億元的現代化基地,將集研發、制造、測試功能于一體,建成后將具備年產20枚雙曲線三號系列運載火箭的能力,標志著成都正式躋身國內火箭總裝領域前列。
項目選址于成都高新綜合保稅區雙流園區,規劃用地200畝,總建筑面積達15萬平方米。作為成都市重點推進的產業項目,該基地將分兩期建設:一期工程包含6條數字化產線,其中4條為智能總裝線,2條為數字化測試線,覆蓋從零部件加工到總裝測試的全流程;二期將增設熱處理、表面處理等配套設施,形成完整的火箭制造產業鏈。項目達產后,預計年產值利稅約40億元,直接帶動就業崗位1200個。
星際榮耀董事長彭小波透露,該基地的核心優勢在于深度數字化智能制造技術。通過將產品數字模型與生產管理系統深度融合,實現設計到制造的全流程數據貫通。在生產環節,智能特種機器人和自動化設備將取代傳統人工操作,使單枚火箭的生產周期從數天縮短至4-5小時。這種技術革新不僅提升了生產效率,更為大規模星座組網、低軌貨運等商業航天應用提供了可靠保障。
技術積累方面,星際榮耀已取得關鍵突破。其雙曲線二號驗證火箭(SQX-2Y)成功完成兩次垂直起降試驗,成為國內首家掌握該技術的企業。目前,更大型的雙曲線三號(SQX-3)可重復使用運載火箭已進入全面研制階段,這款運載能力達15噸的火箭,將使中國商業航天企業具備國際競爭力。項目建成后,雙流區將形成以運載火箭總裝為核心的產業生態圈,吸引衛星研制、運營等上下游企業集聚發展。
項目推進過程中,雙流區創新采用"一企一策"服務機制,實現資源快速整合、問題當日響應。從項目接洽到開工僅用10個月,較原計劃提前6個月完成股權交割和供地手續。這種高效服務模式,成為"成都速度"的生動詮釋。數據顯示,截至10月底,雙流區今年已新引進市級重大產業化項目28個,新開工項目57個,星際榮耀項目正是其中標桿案例。
根據規劃,項目主體建筑將于明年5月封頂,力爭2026年底正式投產。屆時,這座融合前沿制造技術的火箭基地,不僅將填補成都航天產業空白,更將推動中國商業航天邁向可重復使用時代,為全球太空經濟注入新動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