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行業邁向高質量競爭的新階段,如何平衡技術突破、用戶體驗與品牌價值,成為眾多車企探索的核心命題。對于定位高端的smart品牌而言,這一命題的解答不僅關乎自身發展路徑,更被視為定義新汽車時代豪華基因的關鍵。近日,寰球汽車與smart聯合舉辦“寰球思想匯——smart新奢共創局”活動,匯聚行業媒體與企業代表,圍繞技術革新、市場策略及品牌升級等議題展開深度對話。

活動現場,smart品牌全球公司CMO張明霞明確表示,品牌煥新并非局限于“小而美”的固有標簽,而是通過多元化技術路線與產品矩陣的拓展,實現從“小”到“強”的戰略跨越。這一轉型的標志性成果——smart #5 EHD超級電混車型,憑借混動技術的深度創新,正式叩開豪華混動市場的大門。該車型的推出,不僅填補了品牌在主流細分市場的空白,更通過技術賦能重新詮釋了豪華品牌的競爭邏輯。
區別于傳統混動技術對節能效率的單一追求,smart超級電混系統以“全場景出行解決方案”為核心,將奔馳的設計標準與中國本土混動技術深度融合。其差異化優勢體現在駕駛體驗的極致優化:發動機介入無感化、換擋零頓挫,使整車靜謐性達到豪華水準——80公里時速下車內噪音僅59分貝,怠速狀態低至30分貝,發動機啟動瞬間噪音變化小于1分貝。這些數據背后,是品牌對“新奢”理念的具象化表達:既要電車的絲滑操控,又要燃油車的遠行能力。
技術參數的突破同樣引人注目。搭載雷神電混2.0系統的#5車型,CLTC綜合續航達1615公里,發動機熱效率47.26%創行業量產新高,虧電油耗僅4.4L/100km,較主流發動機節油率提升18%。這些數據不僅印證了性能與能耗的平衡,更凸顯smart對混動價值的重新定義——技術革新不應止步于參數競賽,而需回歸用戶對駕駛愉悅感與豪華感的本質需求。

全球化布局的加速,為smart的差異化戰略提供了更廣闊的驗證場域。截至目前,品牌已進入39個國家和地區,擁有超過620家門店,今年新增中東、北非、拉美等7個市場。這種“豪華底蘊+智電技術”的組合拳,使其在海外市場中形成獨特競爭力。寰球汽車集團董事長兼CEO吳迎秋指出,中國新能源產業需跳出產品形態的同質化競爭,聚焦品牌核心定位的差異化構建。對smart而言,這種差異化應圍繞“年輕、新奢、潮趣”的品牌基因,從用戶體驗到場景需求,打造不可復制的價值標簽。
參與討論的20余位行業媒體人進一步提出,smart需突破“精品小車”的認知邊界,通過創新品類開拓主流市場。例如,依托中德技術合作的基因優勢,強化設計與性能的雙重競爭力;將“差異化”與“年輕化”深度融合,形成品牌獨有的市場識別度。這些建議折射出行業對smart的期待:在技術迭代加速的市場環境中,找到長期生長的底層邏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