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智能出行領域,四維圖新正以AI技術為核心推動業務全面升級。這家成立二十余年的企業,通過將傳統地圖業務與人工智能深度融合,在智能座艙、自動駕駛、車規芯片等領域構建起覆蓋全產業鏈的解決方案體系。其最新披露的商業進展顯示,2024至2025年上半年已斬獲585萬套智能駕駛方案定點,合作車企超過20家,覆蓋車型突破100個。

在芯片領域,四維圖新形成差異化競爭優勢。其車規級座艙SoC芯片AC8015累計出貨量近百萬顆,國內90%車企均采用該方案開發入門級座艙系統。更值得關注的是基于高通8155芯片的艙泊一體解決方案,通過算法優化實現單芯片同時處理導航與自動泊車功能,較傳統方案成本降低約1000元。這種技術突破源于對算力資源的動態分配——當車輛處于泊車場景時,系統自動將導航閑置的算力轉用于環境感知與路徑規劃。
智能駕駛產品線呈現完整覆蓋能力。從千元級輔助駕駛方案PhiGo Entry到支持城市NOA Lite功能的PhiGo Pro+,再到算力超500TOPS的端到端全域領航方案PhiGo Max,形成了從L2到L4的技術梯隊。其中PhiGo Pro+以行業最低算力實現高階功能,得益于多模態大模型與世界模型的融合應用。這種技術路線使得系統能夠通過單一模型同時處理視覺、雷達等多源數據,顯著提升決策效率。
AI戰略的深入實施正在重塑企業基因。內部代碼生成中AI參與度已達30%,運營部門轉型為效率中心,通過AI工具實現流程自動化。在組織架構層面,與鑒智機器人的整合帶來顯著協同效應,700人規模的研發團隊形成統一技術棧,共享數據集與工具鏈。這種變革直接反映在產品迭代速度上,新方案從研發到量產的周期縮短40%。

數據治理能力構成核心競爭力。依托二十年地圖數據積累,四維圖新建立起覆蓋168個國家的合規數據庫,其智能駕駛數據采集方案可幫助車企節省50%以上測試成本。通過分析地圖中的事故高發路段、復雜路口等場景,系統能夠精準識別需要重點采集的Corner Case,避免無效數據收集。這種數據驅動的研發模式,使得算法訓練效率提升3倍以上。
全球化布局迎來新機遇。AC8015芯片硬件架構支持全球認證,可適配不同國家的語言、交通規則及駕駛習慣。在歐洲市場,該方案已通過ASIL-B功能安全認證;針對東南亞市場開發的左右舵切換功能,使單套硬件可覆蓋多個區域。這種標準化與定制化結合的策略,幫助中國車企出海周期縮短6-8個月。
財務數據顯示轉型成效初顯。盡管第三季度仍處虧損狀態,但26.6億元的核心營收同比增長5.2%,其中智能座艙與高精度定位業務增速顯著。管理層預計2027年將迎來盈利拐點,基于當前在手訂單及國產替代趨勢,MCU芯片等核心產品市場規模有望突破200億元。這家老牌圖商正通過AI技術重構商業模式,在智能出行賽道開辟出全新增長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