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時節(jié),不少電動車主都遭遇了續(xù)航焦慮的困擾。原本規(guī)劃好的行程,卻因電池電量驟降而變得岌岌可危。有位車主就分享了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在零下五度的天氣里,他的電動車續(xù)航能力大打折扣,原本能往返公司兩趟的電量,結果半路上儀表盤的續(xù)航數(shù)字瘋狂下降,讓他心急如焚。

正當他感到無助時,車友群里一位老司機提醒他試試“充電前預熱”功能。抱著試試看的心態(tài),他按照提示操作了一番,沒想到效果立竿見影。那天早上,他提前通過手機APP啟動了電池預熱,等走到車旁時,電池溫度已經(jīng)從零下三度上升到了十五度左右。充完電后,他駕車前往郊區(qū),來回一百二十多公里的路程,到家時電量仍有剩余,比之前未預熱時多跑了近二十公里。
對于這個看似“耗電”的功能,他起初也心存疑慮。畢竟冬天電量本就緊張,再提前加熱十分鐘,豈不是雪上加霜?但實際使用后,他徹底改變了看法。咨詢汽修朋友后,他了解到鋰電池在低溫下性能會大幅下降,最佳工作溫度在二十度左右。太冷時,電池內的離子活動變慢,導致充電效率降低,放電能力也減弱。而預熱功能就像給電池“搓搓手”,讓它先“醒過來”,恢復正常工作狀態(tài)。
不過,預熱功能的使用也有講究。他第一次嘗試時,只預熱了五分鐘,結果效果并不理想。充完電后,續(xù)航依然掉得很快。后來在車友們的指導下,他將預熱時間延長至十分鐘,效果才顯著提升。他感慨道:“這十分鐘千萬別省,差別真的很大。”
預熱功能并非在所有情況下都需要開啟。如果車輛停放在溫度較高的地下車庫,預熱與否差別不大。但如果是露天停放,尤其是夜間溫度低于零下時,預熱就必不可少。他鄰居就曾因此吃過虧,未預熱的情況下充電,結果半路上電量耗盡,只能在路邊等待救援。
以前購車時,他對銷售推薦的預熱功能并不在意,覺得這些花哨的功能都是噱頭,不如增加電池容量實在。但經(jīng)過這次經(jīng)歷,他深刻體會到,有些功能并非無用,而是自己沒有正確使用。冬天開電動車的痛苦,只有親身經(jīng)歷過的人才懂——明明顯示有續(xù)航,但一踩油門就掉格,那種焦慮感讓人難以忍受。
他還提到,不同品牌的電動車預熱操作方式可能有所不同。有的車在車機里設置,有的充電時自動觸發(fā),還有的需要在APP里操作。如果不確定如何使用,最好查閱說明書或咨詢銷售。同時,預熱時最好避免開啟空調,以免增加電耗。畢竟預熱時間只有十分鐘,忍一忍就過去了。
如今,他已經(jīng)養(yǎng)成了在露天停車時充電前必預熱十分鐘的的習慣。這個小小的操作,讓他的電動車在冬天也能保持較好的續(xù)航能力。他感慨地說:“以前總聽人說電動車冬天不能買,續(xù)航打折太厲害。現(xiàn)在看來,很多問題都是因為沒摸透車的功能。就這一個操作,續(xù)航就能提升不少,比換電池劃算多了。”
他呼吁其他電動車主也分享自己的冬季用車小技巧,讓更多人少走彎路,共同應對冬天的挑戰(zhà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