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數據公司(IDC)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上半年全球智能眼鏡市場呈現爆發式增長,出貨量達406.5萬臺,同比增幅達64.2%。細分品類中,音頻與音頻拍攝眼鏡以超過240萬臺的銷量領跑,擴展現實(ER)眼鏡增速最為顯著,達到95.2%;增強現實(AR)眼鏡增長1.3%,而混合現實(MR)頭顯與虛擬現實(VR)頭顯則出現下滑。
中國廠商在全球市場中的表現尤為亮眼。上半年出貨量突破百萬臺,同比增幅與全球持平,占據26.6%的市場份額。在細分領域,中國廠商在AR/VR市場占據37.9%的份額,音頻與音頻拍攝眼鏡市場占比19.2%;ER眼鏡領域則占據絕對優勢,雙目全彩投屏觀影類眼鏡出貨份額超過97%,非雙目全彩品類也占據65%以上份額。市場預測顯示,2025年全球智能眼鏡出貨量將達1451.8萬臺,同比增長42.5%,而中國市場的增速更為突出,全年出貨量預計達290.7萬臺,同比增幅達121.1%。
科技巨頭正加速布局智能眼鏡賽道。meta CEO馬克·扎克伯格公開表示,眼鏡是AI的理想載體,可實現視覺、聽覺信息的實時交互。其推出的全球首款消費級顯示智能眼鏡meta Ray-Ban Display,搭載高通驍龍AR1 Gen 1芯片與meta AI助手,支持AI問答、導航、翻譯等功能,配套的神經腕帶可將肌肉信號轉化為操作指令。該產品起售價799美元,上市48小時內即在美國實體店售罄,11月前的試戴預約已全部排滿。
蘋果公司則調整戰略,暫停輕量版Vision Pro項目,集中資源開發智能眼鏡。據悉,首款產品將搭載Apple Silicon處理器與vision OS系統,兼容iPhone與Mac雙系統,預計于2026年發布。這一動向被視為蘋果在XR領域的重要轉型。
中國廠商憑借全產業鏈優勢加速出海。從光學模組、傳感器到整機組裝,國內企業已形成完整生產體系,并通過本地化合作與多元化渠道布局,快速拓展北美、歐洲及東南亞市場。小米作為首個推出AI眼鏡的手機大廠,于2025年發布首款產品,機身僅重40克,搭載1200萬像素攝像頭與超級小愛助手,支持10種語言同聲傳譯、掃碼支付等功能,起售價1999元,首周銷量即達7萬副。

雷鳥創新(RayNeo)的崛起成為行業焦點。這家脫胎于TCL通訊創新實驗室的企業,依托華星光電的面板技術與集團供應鏈,在光學、AI、材料、芯片領域實現突破。2025年第二季度,其AR眼鏡市場份額達39%,首次登頂全球第一,并在XR市場(含VR/AR)超越蘋果,位列第三,僅次于meta與索尼。其全彩刻蝕光波導AR眼鏡RayNeo X3 Pro入選《時代》雜志年度最佳發明榜單,而最新發布的RayNeo Air 4觀影眼鏡則支持HDR與等效4K分辨率,可呈現10.7億色影院級畫面,為用戶帶來沉浸式視覺體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