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馬拉內羅法拉利工廠外,一輛帶有小米標識的SU7 Ultra引發了廣泛關注。據內部消息人士透露,這輛由法拉利官方采購的車輛,正被用于下一代純電平臺的研發測試。這一舉動標志著傳統超跑巨頭在電動化轉型中的關鍵動作,也折射出全球汽車產業格局的深刻變化。

面對特斯拉Roadster、Rimac等新興電動超跑品牌的沖擊,法拉利正經歷前所未有的轉型壓力。數據顯示,全球電動超跑市場正以年均30%的速度擴張,傳統內燃機技術優勢逐漸消退。這家擁有75年歷史的超跑制造商,不得不將目光投向中國新能源車企的技術解決方案。
小米SU7 Ultra的技術參數成為關注焦點。該車型搭載的碳纖維車身使整備質量控制在合理范圍,配合前雙叉臂后多連桿懸架系統、全鋁副車架及CDC主動減振技術,展現出超越傳統燃油車的動態表現。其1.98秒破百的加速能力和350km/h極速,配合不足40萬元的售價,在性能價格比方面形成獨特優勢。
電池管理系統是法拉利重點考察的技術領域。小米采用的熱管理方案,在極端工況下仍能保持電池組高效運作,這項技術對提升超跑續航和安全性至關重要。澎湃OS車機系統與智能駕駛輔助功能的整合,也符合當前高端車型的智能化發展趨勢。

市場數據印證著行業變革的深度。小米汽車上市后累計銷量已突破19萬臺,這個數字對傳統豪華品牌構成實質性威脅。消費者選擇范圍的擴大,迫使保時捷、蘭博基尼等品牌加速電動化進程,部分車企已將純電車型研發周期壓縮至傳統車型的一半。
技術流動呈現雙向特征。當法拉利研究中國車企的電池方案時,中國品牌也在吸收歐洲傳統車企的底盤調校經驗。這種技術互鑒正在重塑全球汽車產業鏈,空氣懸架、碳纖維部件等高端零部件供應商,開始同時為新舊勢力提供配套服務。
行業觀察家指出,電動化轉型已進入深水區。傳統品牌若不能在2026年前完成核心三電技術的自主開發,將面臨被市場淘汰的風險。這場變革中,掌握電池管理、智能駕駛等關鍵技術的企業,正在重新定義豪華車的標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