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街道上,李先生像往常一樣駕駛著新能源電車前往公司。當車輛剛駛出樹蔭覆蓋的路段時,執勤交警突然示意他靠邊停車。這個意外讓李先生有些困惑——他確認自己既沒有闖紅燈,也沒有壓實線變道。
交警走到車尾仔細查看后,敲了敲車窗提醒:"您的車牌褪色太嚴重了,這樣上路屬于違規行為。"下車檢查的李先生這才發現,原本鮮綠色的車牌底色已經斑駁,特別是"新能源"三個字周圍,顏色淡得幾乎要看不清輪廓。回想這輛購買三年多的電車長期停放在露天車位,經歷著嚴寒酷暑的考驗,他這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現在新能源車保有量激增,這類褪色問題很普遍。"交警指著其他幾輛正在接受檢查的車輛解釋道,"按照規定,車牌辨識度不足屬于'未按規定懸掛號牌',最高可處200元罰款。"這個說法讓李先生心頭一緊,他立即決定當天下午就去車管所處理。
在咨詢有換牌經驗的姐姐后,李先生做好了充分準備:攜帶行駛證、身份證原件,提前通過12123APP預約辦理時間。拆解舊車牌時的小插曲讓他印象深刻——普通螺絲刀根本無法擰動防盜螺絲,最后不得不向小區修車師傅借用專用工具才完成拆卸。
車管所新能源業務專窗前,工作人員核對材料后確認:"這個褪色程度確實需要更換。"從提交申請到領取新牌,整個流程僅用時20分鐘。當工作人員遞來嶄新的車牌和配套防盜螺絲時,特意叮囑:"安裝時要確保螺絲完全鎖緊,防止行駛中脫落。"
返程途中,李先生特意繞道經過早上的檢查點,想向那位交警當面致謝,可惜執勤人員已經換崗。這次經歷讓他開始留意路上的其他車輛,發現不少新能源車都存在類似問題。通過與車友交流得知,有人因不知情自費購買新牌,也有人因此被處罰款和扣分。
處理完舊牌時,李先生特意將車牌掰碎后投入垃圾分類箱。"雖然被撿走重復使用的可能性很低,但多份謹慎總是好的。"他提醒其他車主,代辦業務時需攜帶車主身份證、委托書及代辦人證件,避免因材料不全白跑一趟。
這次換牌經歷讓李先生養成了新習慣:每次停車都會下意識檢查車牌狀態。遇到其他新能源車主時,他也會主動提醒及時更換褪色車牌。"開車在外,合規細節關乎切身利益。"他說,"花半小時換牌,總比被罰款扣分來得劃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