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科技巨頭紛紛將目光投向軟硬件融合領域時,創業公司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競爭壓力。這種趨勢在AI翻譯耳機市場尤為明顯——2025年AI翻譯準確率突破95%的背景下,硬件創新者的生存空間正被逐步擠壓。
安卓陣營早在前兩年就開啟了翻譯功能內嵌競賽,但真正引發行業震動的是蘋果的入局。2025年9月10日凌晨,蘋果宣布為AirPods新增實時翻譯功能,這個占據全球TWS市場23%份額的巨頭,讓翻譯耳機創業者首次感受到切實的寒意。翻譯功能從軟件向硬件的滲透,早已成為不可逆轉的行業趨勢。
在深圳,時空壺(Timekettle)成為為數不多存活下來的硬件廠商。這家由華為前員工田力創立的企業,2024年營收突破2億元,2025年累計營收持續大幅增長,產品覆蓋170多個國家,累計用戶超百萬。其千元級翻譯耳機通過"邊說邊譯"技術,試圖還原自然對話場景,這與大廠簡單疊加功能的策略形成鮮明對比。
"巨頭是在現有生態上做加法,我們是在重構跨語言交流系統。"田力指出,當前AI翻譯仍停留在直譯階段,能理解文化語境的自然翻譯占比不足20%。語言不僅是工具,更需要情感傳遞,這成為創業公司突破重圍的關鍵。他透露,時空壺前幾代產品甚至未采用藍牙芯片,這種"非傳統"的硬件改造,源于對交流場景的深度思考。
面對谷歌、蘋果等巨頭的競爭,時空壺選擇差異化路徑。其海外收入占比達70%,在適應不同市場時發現,美國移民群體中約2000萬人英語水平有限,跨國生活場景成為重要需求點,這與國內以商務洽談為主的場景形成鮮明對比。公司已實現盈利,但更注重產品成熟度而非單純追求增速。
在技術路線選擇上,端側AI成為時空壺的戰略重點。"網絡不穩定時,產品必須保持可用性。"田力透露,公司正在研究語氣標準化等創新方向,試圖通過憤怒、疑問等情緒的標準化識別,提升翻譯的情境適配度。對于多模態交互,他認為手勢識別難度較大,但語氣分析具有可行性。
關于AI翻譯與人工翻譯的關系,田力將其類比為自動駕駛的L1-L5分級。當前AI翻譯處于L3階段,僅實現基礎可用性,而人類譯員已達到L4-L5水平。從L3到L4的跨越需要兩方面突破:一是AI具備同理心,能理解并傳達真實意圖;二是產品交互體驗的精細化打磨。他預計這一過程需要2-3年時間。
在文化理解層面,時空壺采取"站巨人肩膀"的策略。通過中英、西班牙語等語料的深度收集,配合大公司在基礎技術上的突破,專注于細節優化。當前產品已區分基礎AI翻譯和大模型翻譯模式,未來半年將迎來顯著進化。對于翻譯錯誤的責任界定,田力坦言行業仍處于L3輔助階段,類似自動駕駛的法律框架尚待完善。
關于下一代產品形態,時空壺聚焦兩大技術主線:復雜環境下的精準收音和AI智能提升。與傳統耳機追求純凈音質不同,其技術要求在保證音質的同時,為云端識別提供優質素材。在智能層面,小語種支持和情境理解能力成為重點。田力明確表示,未來2-3年最核心的目標是將產品體驗從L3提升至L4,"屆時財務指標自然水到渠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