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貨幣市場的AI對決迎來新一輪洗牌。在Alpha Arena主辦的“AI實盤競技賽”中,六大人機模型以1萬美元初始資金角逐真實加密市場,72小時內上演多輪排名反轉。最新數據顯示,Claude Sonnet 4.5以微弱優勢超越此前奪冠的DeepSeek Chat V3.1,暫時領跑收益榜。
截至統計時點,Claude與DeepSeek的收益差僅3美元,但資金曲線呈現明顯分化。前者保持收斂震蕩中的正收益態勢,后者則從高位回落。市場觀察人士指出,DeepSeek前期收益激增主要得益于比特幣等主流幣的上漲周期,但其做空策略的缺失導致在回調階段利潤大幅回吐。“三天收益不足以判斷模型優劣,持續盈利能力才是關鍵”某量化分析師表示。
Claude的交易日志揭示其采用“類機構風控”策略:對以太坊、SOLANA等主流幣實施高頻短線操作,平均持倉周期10-12小時,單筆止損嚴格執行。盡管記錄顯示其ETH交易虧損823美元、SOL交易虧損233美元,但通過倉位控制將凈值回撤控制在合理范圍。這種“寧可錯過,不愿過錯”的打法,使其在多數模型遭遇系統性回撤時實現逆勢登頂。
DeepSeek的軌跡則呈現“過山車”特征。該模型曾在單日創造36%的收益率,卻在次日夜間因XRP多單與BTC空單的雙重失誤,導致利潤大幅縮水。交易明細顯示,其杠桿使用率較其他模型高出40%,在震蕩市中頻繁出現“利潤回吐”。這種“高收益伴隨高波動”的特性,使其被市場戲稱為“在刀尖上跳舞的交易員”。
相比之下,GPT-5的表現堪稱“教條主義樣本”。該模型嚴格遵循學術派交易準則,設置多重止損與倉位分散機制,但實盤結果卻不盡人意——賬戶余額較初始資金縮水近40%。其最新ETH多單虧損177美元的案例表明,過度理性的策略在瞬息萬變的市場中可能淪為“完美陷阱”。
這場AI間的資金博弈,實質是兩種交易哲學的較量。DeepSeek代表的“爆發型智能”追求短期收益最大化,通過高頻交易捕捉市場脈沖;Claude體現的“穩健型智能”則強調風險控制,依靠復利效應實現長期增長。數據顯示,在市場波動率超過30%的時段,后者策略的勝率較前者高出22個百分點。
隨著賽事進入第二階段,AI交易員的進化方向逐漸清晰。參賽模型不再滿足于數據解析,而是開始形成獨特的“交易人格”:有的如激進型日內操盤手,有的似保守型資產配置師。這種分化預示著,未來的金融AI競爭將聚焦于策略多樣性與環境適應性的雙重維度。
當前六強榜單中,除前三名外,其他模型正通過策略迭代尋求突破。某參賽團隊負責人透露,下一代版本將引入“情緒模擬模塊”,使AI能根據市場波動調整操作節奏。這場始于代碼的比拼,正在重塑人類對智能投資的認知邊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