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款已運營16年的互聯網平臺,微博在2025年正通過“關注流+推薦流+熱點流”的三輪驅動策略,探索新的增長路徑。在10月18日舉辦的微博V影響力大會上,運營高級副總裁曹增輝透露,今年是平臺內容消費場景變革最顯著的一年,推薦流與關注流、熱點流形成協同效應,推動用戶活躍度持續提升。
推薦流成為微博內容分發的核心引擎之一。數據顯示,今年第三季度,推薦流的日活躍用戶數同比增長30%。平臺通過算法優化,將用戶興趣與內容精準匹配,使長尾興趣內容獲得更多曝光機會。用戶無需主動搜索,即可刷到符合個人偏好的博文和視頻,這種“被動發現”模式貢獻了全平臺21%的流量,興趣內容閱讀量同比增長24%。曹增輝表示,微博的目標是將推薦流打造為用戶內容消費的主陣地,通過算法提升消費規模和效率。
推薦流的升級也為中小創作者帶來機遇。過去,微博以關注流為核心,頭部大V憑借粉絲基礎占據流量優勢,而中小創作者的內容冷啟動較為困難。如今,算法推薦使優質內容突破粉絲圈層,獲得“路人粉”的關注和轉發。許多中小博主通過推薦流直接從公域流量池獲取曝光,實現粉絲增長和內容破圈。例如,某垂直領域博主的內容因算法推薦被更多用戶看到,單條博文互動量提升數倍,成功躋身細分領域KOL行列。
熱點流的擴容是微博的另一大戰略調整。針對創作者反饋的熱搜更新過快、深度內容生產跟不上節奏的問題,微博在APP首頁下方中央的“發現”頁新增“熱點域”,采用瀑布流+多標簽布局。除保留搜索和熱搜功能外,“熱點”標簽以信息流形式聚合興趣熱點,“熱問”和“熱轉”則匯總多形態熱點內容。這種設計使面向特定圈層的“熱”內容不易被大眾熱搜淹沒,更容易被發現和擴散。熱點流整體流量在第三季度同比提升15%,承載的熱點量級從千級別擴展至萬級別。
視頻分發策略的調整進一步優化了內容生態。從下半年起,微博將視頻分發權重從播放量轉向觀看時長,優質長視頻在各場景下獲得優先推薦。這一改變推動金橙V創作者的優質視頻生產量同比提升51%,全站視頻觀看時長增長12%。曹增輝指出,視頻內容的深度和時長成為衡量質量的重要指標,平臺通過策略引導創作者生產更有價值的內容。
在創作者商業化方面,微博通過“兜底”收入和分成模式改革,提升中腰部和長尾創作者的收益。2024年,平臺投入3億元用于廣告共享計劃,今年這一數字增至4.2億元,預計明年還將繼續增加。分成方式從以流量為主轉向多元化激勵,熱點、視頻和興趣內容的分成比例超過50%,流量分成占比下降至45%。這種調整減少了低質噱頭內容的產生,鼓勵創作者制作時效性和知識性更強的優質內容。
KOL廣告變現體系的升級也為創作者提供更多機會。平臺通過熱點探測和AI工具,將商單同質化內容減少74%,提高營銷活動的投入產出比。頭部博主如汽車圈的韓路、母嬰圈的小短腿夏醬等,憑借龐大的粉絲量和議題設置能力,成為品牌方的首選合作對象。同時,微博通過“鐵粉”體系量化中腰部博主的影響力,將深度閱讀行為納入統計,使不擅長互動但內容優質的博主也能獲得商業認可。
大V生態的跨界拓展是微博鞏固核心競爭力的關鍵。去年下半年起,平臺推出跨域博主項目,鼓勵頭部大V涉足旅游、游戲等新領域。例如,汽車評測博主韓路通過跨界創作,成功吸引年輕受眾,實現粉絲擴圈。跨域內容進入推薦流和熱點流后,不僅被原有粉絲看到,還能輻射更多圈層用戶,幫助大V獲得“路轉粉”的新機遇。曹增輝表示,明年將擴展跨域博主數量,通過包裝和形式創新,提升大V的公共影響力。
微博的三輪驅動策略已初見成效。關注流、推薦流和熱點流的協同效應形成飛輪,推動用戶增長和內容生態繁榮。與其他平臺相比,微博不依賴燒錢競爭,而是通過自我進化保持活力。當其他平臺仍在補齊社交或內容短板時,微博的三駕馬車已穩健前行,為平臺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