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豪華品牌還在混動技術上踟躕不前,新勢力品牌又因底蘊不足而難承其重時,smart精靈5號EHD以“奔馳設計+吉利混動”的雙重基因,試圖在混動市場撕開一道新裂縫。這款定位“新奢電混大五座SUV”的車型,將于10月28日正式上市,此前18.99萬元的預售價已引發市場熱議。

混動市場的痛點從未消失:傳統豪華品牌受限于“油改電”思維,混動車型常被詬病“豪華感打折”;新勢力品牌雖在智能化與成本上占優,卻難在駕控質感與細節打磨上與傳統豪車抗衡。用戶被迫在“品牌溢價”與“技術體驗”間二選一,而smart精靈5號EHD的推出,恰是瞄準這一市場空白——它既要保留奔馳的豪華基因,又要融入吉利的先進混動技術,試圖打破“豪華不省油、省油不豪華”的悖論。
這款車的底氣,來自梅賽德斯-奔馳全球設計團隊與吉利雷神電混2.0技術架構的深度融合。從造型到底盤調校,奔馳團隊主導了每一處細節;而雷神電混2.0技術則經過122萬用戶驗證,其核心追求“穩、靜、順、省、遠”五個字,直接指向混動用戶最關心的場景體驗。
“省”是基礎,卻非唯一亮點。搭載熱效率47.26%的1.5TD混動專用發動機與3DHT三擋電混變速器,精靈5號EHD實現CLTC綜合續航1615公里,純電續航252公里,虧電油耗僅4.4L/100km。這意味著日常通勤可純電覆蓋,成本僅為燃油車的1/5;長途出行則無里程焦慮,每公里花費約3毛錢。但“省”只是門檻,“順”與“靜”才是豪華感的關鍵——無感換擋系統與全域靜音工程,讓車輛在啟動、換擋、加速時接近電車般的平順,80km/h時速下車內噪音僅59分貝,怠速時更降至30分貝,達到圖書館級靜音水準。這份細膩的NVH表現,源于機械結構、電控策略與聲學包覆的系統工程,而非簡單堆砌隔音材料。
“穩”與“遠”則體現在極端環境的適應性上。無論是50℃高溫連續急加速,還是零下30℃嚴寒低電量工況,動力輸出均無明顯衰減,解決了混動車型“低溫掉電、高溫動力軟”的普遍痛點。這種全場景無感體驗,正是混動技術優劣的核心標準。
智能層面,精靈5號EHD拒絕硬件軍備競賽,轉而強調體驗的沉浸感。AMD V2000高算力芯片配合5屏聯動交互,確保系統流暢度;雙13英寸AMOLED屏幕采用與新款iPad Pro同源的Tandem雙層OLED技術,顯示細膩度達專業級。更值得關注的是全球首搭的豆包AI大模型,它讓語音交互突破固定指令限制,能理解自然語義與上下文場景。智能駕駛方面,元戎智駕的端到端大模型方案,配合NVIDIA雙Orin X芯片與激光雷達,實現全場景LCC Pro、APA及無圖高速/城區領航輔助——科技隱于場景之后,在需要時精準響應,而非刻意刷存在感。

奔馳的設計基因,在精靈5號EHD上被重新詮釋。標志性的boxy方盒造型下,是啞光拉絲工藝的前后格柵(靈感來自德國豪華行李箱品牌)、雨刮臂上的時空膠囊開孔、尾標“a”字母隱藏的物理后備箱按鈕等細節——設計不僅為視覺,更藏入巧思與功能性。車內空間強調“得房率”,2900mm軸距帶來后排頭部空間1060mm,甚至可滿足身高2米乘員舒適乘坐;85%的軟質包覆率、Nappa小牛皮座椅、零重力座椅系統,以及森海塞爾20揚聲器+7.1.4杜比全景聲音響,將德系豪華的質感轉化為日常觸手可及的舒適。
從“5+2+7”黃金模式的產品定義可見,精靈5號EHD瞄準的是家庭用戶的全場景需求:5個工作日純電通勤、2天周末近郊出游、7天長假跨省遠行。它試圖用一輛車覆蓋用戶絕大部分出行場景,且在每個場景中都提供超越期待的體驗。18.99萬元的預售價,在豪華插混大五座SUV中具備明顯殺傷力——它既不需要用戶為傳統豪華logo支付過高溢價,也不需在科技體驗上做出妥協。
10月28日的上市,將是精靈5號EHD從產品宣言走向市場驗證的關鍵一步。當前混動市場已進入比拼體系力與用戶洞察的下半場,單純堆參數或講故事不再能打動消費者。smart能否憑借這款車真正實現“比奔馳更理想,比理想更奔馳”的承諾,尚待銷量回答,但至少,它為那些既追求品質又看重實用價值的用戶,提供了一個值得認真考慮的新選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