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雙十一購物季再度拉開帷幕,電商平臺的競爭格局正經歷深刻變革。除了傳統電商巨頭持續發力,抖音、小紅書等內容平臺憑借強大的“造風”能力,成為攪動市場格局的新勢力。這場競爭的核心,已從簡單的價格戰轉向對消費趨勢定義權的爭奪。
“造風”即制造并引領流行趨勢的能力,正成為電商平臺競爭的新焦點。天貓、抖音、小紅書等平臺紛紛加大投入,試圖通過定義消費趨勢來影響用戶決策。過去,時尚潮流多由T臺秀場和時尚媒體主導,如今則演變為平臺、商家與時尚達人共同推動的結果。多巴胺穿搭、美拉德風等風靡一時的潮流,均源于這一新模式。
抖音在雙十一前夕推出的“趨勢榜”,是其強化潮流策源地定位的關鍵舉措。該榜單基于播放量、互動率、搜索熱度及電商轉化數據生成,旨在幫助用戶、創作者和商家實時捕捉流行趨勢。其前身“抖in時尚趨勢發布”曾成功推動多巴胺穿搭、美拉德風等潮流全網傳播。通過分析用戶行為數據,抖音能精準捕捉大眾審美和情緒需求,進而與時尚媒體、創作者和品牌合作,將趨勢概念轉化為全民參與的時尚運動。
抖音的“造風”邏輯不僅限于創造概念,更注重構建從內容到商品的全鏈路。2023年,抖音電商在美妝、時尚領域重點發力,國內外品牌紛紛入駐。每一次趨勢潮流都有商品即時承接,用戶可通過購買和分享實時參與,使時尚傳播從單向輸出演變為雙向互動。這種模式確保了平臺“造風”的商業價值,避免了自嗨式營銷。
“抖音趨勢榜”的推出,標志著抖音在趨勢運營上進入系統化階段。該榜單本質是一個數據驅動的“潮流雷達”,能快速捕捉萌芽中的流行趨勢。例如,當下熱門的“琥珀系”風格已有超130萬條相關視頻,具備破圈潛力。在美妝分榜上,《許我耀眼》中的仿妝高居前列,顯示出影視內容到穿搭靈感的轉化路徑正在縮短。
對于商家而言,抖音的趨勢算法有助于消解頭部效應。近年來,不少新品牌借助趨勢風口實現快速冷啟動。抖音消費決策負責人透露,今年春季,運動時尚品牌FILA因主動乘上“歐若風”,整體GMV提升145%,期間誕生了7000多個銷售額破百萬的相關單品。
與傳統電商相比,內容電商的“造風”路徑呈現出不同特點。傳統電商時代,平臺通過打造超級IP(如雙十一)和吸引大牌入駐,成為潮流發布的“核心秀場”。雖然如今淘寶天貓努力強化內容基因,但其“造風”手法仍延續“自上而下”的邏輯,通過整合國際大牌和頭部明星定義趨勢。然而,這種模式對普通用戶而言缺乏參與感,中小品牌也難以脫穎而出。
小紅書則探索了“自下而上”的潮流捕手角色。作為一個生活方式社區,小紅書上的露營、citywalk等趨勢均源于用戶行為。近年來,巴恩風、淺春系等時尚穿搭趨勢也通過用戶需求總結而成。小紅書電商團隊將這些趨勢轉換為選題,提供給買手和商家,試圖用“趨勢”撬動流量和銷量。
抖音的戰略則更進一步,旨在建立持續不斷的潮流輸送機制。其2026年計劃投入50億流量,打造五個S級趨勢、十個A級趨勢及100個B級趨勢,將數據洞察與專業判斷結合,通過創作者形成內容集中爆發。抖音時尚將覆蓋全年關鍵節點,將“看趨勢、跟潮流”變為用戶生活習慣。
在短視頻時代,時尚正告別“少數人的藝術”。傳統媒體時代,時尚編輯和品牌設計師是絕對的“看門人”,他們通過雜志和電視定義美學與趨勢。如今,每個用戶都可能成為趨勢的發起者。一個普通用戶的創意穿搭視頻,可能因算法推薦而引爆全網。平臺通過算法篩選用戶喜聞樂見的內容,實現了時尚的“反向”傳播。
電商和內容平臺的“造風”運動,既是對時尚達人的“賦權”,也是對其的整合和收編。當一種風格被榜單定義為趨勢,它便從文化現象轉變為商業機會。品牌可據此進行柔性生產,創作者圍繞趨勢創作內容,最終通過直播電商完成銷售轉化。定義時尚的權力并未簡單“下放”給用戶,而是重新匯聚于平臺手中,形成一種更精密的“新看門人”機制。
隨著雙十一的臨近,電商平臺對時尚定義權的爭奪已升級為一場關于消費者心智、供應鏈響應速度和品牌價值敘事的立體戰爭。誰能掌握主導權,就有機會左右未來電商市場的競爭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