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UWB(超寬帶)技術再次成為消費電子領域的焦點。小米最新發布的“小米17 Pro”與“小米17 Pro max”兩款旗艦機型,憑借搭載高通“FastConnect 7900”芯片,將UWB功能推向市場核心。該芯片采用6nm制程工藝,集成了Wi-Fi、藍牙與UWB三大連接技術,成為小米對標蘋果生態的關鍵一環。
雷軍在小米17系列發布前,曾高調宣布“全面對標iPhone”,并直接跳過“小米16”代際,將新品命名為“小米17”。這一策略背后,UWB技術的布局尤為重要。蘋果作為全球最早大規模應用UWB的手機廠商,已在AirTag、Vision Pro、耳機倉等產品中深度整合該技術,形成了覆蓋智能設備的生態閉環。小米若想在高端市場與蘋果競爭,UWB的適配成為必然選擇。
事實上,小米對UWB的探索早有鋪墊。數年前發布的“小米MIX4”已具備UWB功能,而2025年上半年推出的“小米YU7”汽車與“小米15S Pro”手機,更通過UWB數字車鑰匙實現了手機與車輛的智能互聯。在小米17 Pro的發布會上,UWB被明確列為核心賣點之一,標志著該技術從邊緣功能向主流配置的轉型。
目前,主流手機品牌中,iPhone、三星、華為與小米已率先在旗艦機型中集成UWB芯片。其中,華為作為國產廠商的先行者,不僅最早大規模應用UWB技術,還推出了基于該技術的數字車鑰匙與“靈犀指向遙控”產品。然而,隨著星閃技術的崛起,華為的技術路線逐漸向星閃傾斜。星閃中的“SLP”協議被視為UWB的潛在替代方案,華為手機與汽車已開始逐步適配這一新標準。
相比之下,榮耀、OPPO、VIVO等品牌在UWB布局上稍顯滯后。由于缺乏汽車業務支撐,數字車鑰匙這一UWB的核心應用場景在其生態中尚未普及。截至2025年底,隨著各大廠商秋季新品發布會的收官,今年內其他品牌推出UWB機型的可能性已基本消失。但業內分析認為,2026年或將迎來UWB技術的普及潮。
推動這一趨勢的因素主要有三:其一,高通“FastConnect 7900”芯片的成熟為廠商提供了低成本、低功耗的解決方案,而多數安卓旗艦機已采用高通平臺,套片兼容將加速UWB落地;其二,數字車鑰匙市場持續擴張,AIoT星圖研究院數據顯示,2024年國產汽車中搭載UWB車鑰匙的車型超100萬輛,若計入海外品牌,總量或超200萬輛,2025年新增規模預計進一步擴大;其三,智能手機創新進入瓶頸期,UWB作為能帶來差異化體驗的技術,已成為頭部廠商的重點布局方向。
與此同時,AIoT星圖研究院宣布啟動《2026中國高精度定位技術產業白皮書》的調研工作,預計于2026年3-4月發布。該白皮書將聚焦UWB、藍牙、星閃等定位技術的產業鏈動態,涵蓋手機、汽車、消費級IoT、企業級IoT等市場的出貨量預測、技術趨勢、價格走勢及商業模式分析。其中,UWB部分將深入探討產業鏈圖譜更新、國產芯片進展、應用場景拓展等議題;藍牙部分則關注Beacon、AoA/AoD、Channel Sounding等技術的市場替代與共存關系;星閃部分將分析其定位能力與競爭力;5G、音頻、地磁、偽衛星、Wi-Fi等定位技術也將納入研究范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