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中秋雙節疊加,全國交通迎來客流高峰。交通運輸部最新數據顯示,假期期間跨區域人員流動總量突破24億人次,創下歷史同期最高紀錄。面對如此龐大的出行規模,由中國安全生產科學研究院與高德地圖聯合研發的“鷹眼守護”道路交通安全預警系統首次投入實戰,通過全天候、多場景的智能監測,為公眾出行構筑起安全屏障。
據高德地圖技術團隊統計,10月1日至8日期間,該系統累計觸發安全預警超過17.4億次,覆蓋用戶規模達3.5億人次。其中10月1日單日活躍用戶突破3.6億,系統當日預警量達2.9億次,覆蓋用戶超5500萬,形成假期交通預警的峰值。這套創新系統可精準識別17類典型交通風險,包括重大交通事故、彎道對向車輛、急剎車、低速行駛車輛及后方高速接近車輛等場景,實現從風險感知到預警播報的全流程閉環。
系統在實戰中展現出強大的應急響應能力。10月2日某高速公路發生車輛碰撞事故后,“鷹眼守護”立即啟動急剎預警機制,持續向事故后方500米范圍內的車輛發送預警信息220余次。事后數據分析顯示,該預警機制可能幫助超過200名駕駛員及時采取避險措施。面對廣西、四川、陜西等地出現的強降雨天氣,系統累計發布惡劣天氣預警近千萬次,通過實時路況分析與風險評估,為駕駛員提供精準的行車指引。
技術層面,該系統采用多元信號融合與群體異常檢測技術,結合交通視覺語言模型,構建起立體化的道路安全監測網絡。通過實時解析車輛行駛軌跡、道路環境數據及用戶行為模式,系統能夠實現秒級響應的預警服務。高德地圖產品負責人介紹,這種技術架構不僅提升了預警時效性,更通過群體智能分析增強了異常事件識別的準確性,為大規模交通場景下的安全保障提供了創新解決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