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期電影市場迎來年度重要檔期,中國國家電影局最新數據顯示,2025年內地國慶檔(10月1日至8日)總票房達18.35億元,觀影人次突破5007萬,國產影片貢獻率高達98.93%。《志愿軍:浴血和平》《731》《刺殺小說家2》等五部影片票房均突破億元大關,形成近年最激烈的檔期競爭格局。
主旋律影片延續強勢表現,《志愿軍:浴血和平》以4.5億元票房領跑檔期。作為陳凱歌執導的《志愿軍》三部曲終章,該片聚焦抗美援朝停戰前后的歷史節點,由中國電影主控出品,博納影業、華誼兄弟等12家影視公司聯合參與。影片自9月30日上映后,連續多日蟬聯單日票房冠軍,家庭觀影群體與高線城市觀眾成為主要支撐力量。
類型片多元化成為今年國慶檔顯著特征。喜劇電影《浪浪人生》填補檔期空白,該片由韓寒監制,貓眼娛樂、萬達電影等聯合出品,通過家庭溫情故事吸引一線城市年輕觀眾。現實主義題材《震耳欲聾》聚焦聾人群體與反詐議題,憑借預售階段登頂新片榜、點映口碑發酵,成為檔期黑馬候選。動畫領域呈現爆發態勢,果麥文化主投的《三國的星空第一部》以水墨風格重構三國歷史,易中天首次擔任電影編劇兼監制引發關注,豬豬俠系列第十部則持續鞏固親子市場優勢。
IP續作表現分化明顯。《刺殺小說家2》延續前作"雙世界"奇幻設定,華策影視主投下收獲2.95億元票房,雖不及系列首部但憑借視覺特效維持市場熱度。歷史題材影片《731》在國慶檔展現下沉市場威力,燈塔專業版顯示其四線城市票房占比達35.9%,帶動檔期整體四線城市票房占比提升至23.7%,較去年同期增長2.3個百分點。
上市公司布局呈現差異化策略。中國電影成為最大贏家,除主控《志愿軍》系列外,還參與《刺殺小說家2》等四部影片出品。博納影業深耕主旋律賽道,萬達電影、橫店影視通過多點投資提升覆蓋率。動畫領域競爭加劇,光線傳媒依托"哪吒"IP拓展多元化運營,半年報顯示該IP已開發超30個品類、500余款產品;果麥文化則以內容原創結合學術背書形成差異化優勢。
票務平臺向產業鏈上游延伸趨勢顯著。貓眼娛樂參與6部國慶檔影片出品,其電影投資收入上半年突破2億元,較往年增長數倍。橫店影視雖以影院業務為主,但在《浪浪人生》等項目中嘗試出品投資,不過排位相對靠后。二級市場反應分化,10月9日影視院線板塊開盤重挫5.87%,華策影視跌12.59%、光線傳媒跌超10%,但年內板塊累計漲幅仍達24.3%,幸福藍海、光線傳媒等個股漲幅超100%。
隨著國慶檔收官,市場焦點轉向賀歲檔與春節檔。分析人士指出,當前電影市場呈現"主旋律穩盤、類型多元、動畫崛起"特征,上市公司競爭從單點突破轉向體系化布局。后續檔期表現將取決于內容質量、觀眾口碑與資本運作的協同效應,這場沒有終點的市場爭奪戰仍在持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