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AI領域迎來重磅合作:OpenAI與AMD正式宣布建立戰略伙伴關系,雙方將圍繞GPU部署及AI芯片技術展開深度協作。根據協議,OpenAI計劃通過多年多代合作框架,部署總功率達60億瓦的AMD GPU,其中首批10億瓦的AMD Instinct MI450系列GPU將于2026年下半年投入使用。
這項合作不僅涉及硬件部署,更包含股權層面的深度綁定。AMD將向OpenAI發行最多1.6億股普通股認股權證,這些權證將分階段授予:首批在初始10億瓦部署時生效,后續權證則與60億瓦的最終部署目標及特定技術里程碑掛鉤。雙方還約定將股價表現納入合作考核體系,形成技術、商業與資本市場的三重聯動機制。
AMD首席財務官Jean Hu在聲明中指出,該合作預計將在四年內為公司帶來超千億美元收入,其中僅OpenAI項目就可能貢獻數百億美元營收。這種收入增長將直接推動公司非GAAP每股收益顯著提升。資本市場對此反應強烈,美東時間周一盤前交易中,AMD股價飆升超35%,而其主要競爭對手英偉達、博通股價均出現超1%的下跌。
從技術協同層面看,雙方的合作覆蓋多代產品演進。以MI300X為起點,合作將延伸至MI350X系列,并通過聯合優化產品路線圖,實現軟硬件的深度整合。AMD董事長蘇姿豐強調,此次合作將"融合雙方優勢,推動全球最具野心的AI基礎設施建設項目"。OpenAI首席執行官Sam Altman則表示,AMD在高性能計算領域的領先地位,將加速先進AI技術的普惠化進程。
在資本投入方面,雙方均未披露協議總成本,但AMD透露每十億瓦計算能力的建設成本高達數百億美元。這種規模的投資折射出當前AI基礎設施建設的瘋狂態勢:據統計,僅2024年底前,OpenAI、亞馬遜、谷歌等科技巨頭在數據中心領域的投入就將超過3250億美元。馬斯克旗下xAI公司更宣布,將斥資180億美元采購30萬張英偉達芯片用于孟菲斯數據中心項目。
這種投資熱潮引發市場對AI基礎設施泡沫的擔憂。有分析指出,當前芯片、數據中心和電力領域的投入規模,已超過19世紀鐵路建設熱潮和現代電網建設規模。作為市場主導者,英偉達控制著超70%的AI芯片市場份額,其最強組合芯片單價達6萬美元。盡管如此,該公司仍面臨激烈競爭——OpenAI近期與博通簽署100億美元自研芯片協議,亞馬遜、谷歌等云服務商也在加速開發專用AI芯片。
在資金運作方面,OpenAI展現出復雜的資本操作。除與AMD的合作外,該公司今年9月還與英偉達達成意向協議,未來十年將獲得1000億美元投資用于芯片采購和數據中心建設;同時與甲骨文簽署3000億美元協議,五年內采購45億瓦云計算能力。但這些巨額投入也帶來財務壓力,據內部文件顯示,OpenAI今年服務器租賃費用預計達160億美元,到2029年可能攀升至4000億美元。盡管如此,公司預計2024年營收將達130億美元,Altman表示將重點發展能直接創造收益的AI應用場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