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開源鴻蒙技術大會2025上,開源鴻蒙項目群技術指導委員會主席陳海波提出,未來五年智能化將成為科技發展的核心方向,系統與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將成為開源鴻蒙架構升級的關鍵路徑。這一判斷背后,是網絡技術換代浪潮下,對新型數字底座的迫切需求。
歷史經驗顯示,每個技術變革期都會催生適配產業需求的操作系統。在國產替代加速推進的背景下,軟件開發者正形成向鴻蒙生態靠攏的趨勢。深開鴻CEO王成錄曾公開表示,全球新生態系統的誕生地極有可能在中國。數據顯示,鴻蒙5終端設備裝機量已突破2000萬臺,其中第二個千萬級增長僅用時2個月,較首個千萬級用戶積累周期縮短80%。
作為首批適配鴻蒙的生態伙伴,萬興科技線下營銷中心總經理唐芳鑫觀察到,國產軟件在性能、安全性、服務響應等維度已形成競爭優勢。以政企市場為例,海外矢量繪圖軟件Visio存在系統適配性差、移動端功能受限、格式兼容性弱等問題,而國產軟件通過私有化AI部署方案,有效解決了數據安全痛點。這種轉變在Windows 11普及而部分企業仍堅守Windows 7的現象中得到印證——技術自主權成為企業升級決策的核心考量。
在信創戰略驅動下,鴻蒙生態正經歷從"功能替代"到"生態重構"的質變。開源鴻蒙項目群工作委員會執行主席章曉峰強調,操作系統競爭已超越技術層面,演變為產業格局的重塑。目前鴻蒙已與釘釘、WPS等頭部軟件商建立協同開發機制,推動國產系統在電力、能源、金融等關鍵領域的深度落地。這種轉變標志著中國軟件產業從"跟隨適配"向"協同創新"的戰略升級。
具體實踐中,萬興科技旗下三款產品已完成鴻蒙適配,形成覆蓋多行業的解決方案。其圖示工具支持跨設備云端同步,用戶可在高鐵平板修改甘特圖后無縫銜接電腦端工作。更關鍵的是,國產軟件通過開放系統接口實現雙向適配,華為三折疊屏設備發布時,萬興團隊與華為專家聯合完成48小時極速適配,這種協作效率在海外生態中難以實現。
安全認證層面,鴻蒙微內核通過CC EAL6+最高等級認證,基于其開發的Harmony NEXT系統也獲得CC EAL5+認證。這種技術積累正在轉化為市場優勢,萬興科技2024年政企業務增長34%,AI原生應用收入達6700萬元,服務器調用量突破5億次。唐芳鑫透露,公司正與華為盤古大模型開展深度合作,探索軟件系統與AI能力的全鏈條融合。
盡管鴻蒙在接口開發等維度仍與主流系統存在差距,但其本地化服務能力形成獨特競爭力。開發者可實時調用本地算力進行系統調優,這種雙向適配機制使生態伙伴能快速響應市場需求。按照信創戰略要求,2027年底央企國企將實現全產業鏈100%信創替代,這為國產系統提供了關鍵發展窗口期。
陳海波指出,操作系統成功的關鍵在于生態繁榮度。當前鴻蒙生態雖在規模上與成熟系統存在差距,但隨著政企用戶和終端設備的持續接入,預計未來五年將迎來生態價值爆發期。這種轉變不僅意味著技術自主權的提升,更將重構中國軟件產業的全球競爭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