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2025年前三季度業績預告的密集披露,A股市場涌現出一批業績表現亮眼的上市公司。據iFinD數據統計,截至10月9日,已有31家上市公司提前發布三季度業績預告,其中29家實現預喜,預喜率超過93%。從業績類型分布看,14家企業預計凈利潤大幅增長,14家呈現小幅增長,1家實現扭虧為盈,僅有2家出現業績下滑或持續虧損。
在凈利潤規模方面,立訊精密以108.90億元至113.44億元的預計凈利潤上限領跑市場,同比增長20%至25%。公司透露,業績增長主要得益于在AI智能終端、光電高速互聯產品及汽車智能電子電器等領域的持續投入,相關業務的市場滲透率顯著提升。揚杰科技緊隨其后,預計前三季度凈利潤達9.37億元至10.04億元,同比增長40%至50%,其業績增長受益于半導體行業景氣度回升,汽車電子、人工智能等下游領域需求旺盛。
凈利潤增長幅度方面,英聯股份以1531.13%至1672.97%的同比增幅暫居榜首,預計實現凈利潤3450萬元至3750萬元。公司表示,快消品金屬包裝易開蓋板塊貢獻突出,智能化產線的快速響應能力增強,同時通過產品結構優化和精益管理實現降本增效。廣東明珠則以858.45%至1071.44%的增幅位列第二,其鐵精粉產銷量增加及塊礦銷售拓展成為主要增長點。利民股份、兄弟科技等11家公司預計凈利潤實現翻倍增長。
從扣非凈利潤表現看,利民股份以994.97%至1026.92%的同比增幅位居前列,預計實現扣非凈利潤3.7億元至3.81億元。公司稱,產品銷量與價格雙升、毛利率改善及參股公司投資收益增加是業績增長的主因。另有9家公司預計扣非凈利潤實現翻倍,顯示主營業務盈利能力顯著增強。
行業分布方面,基礎化工、電子、汽車、電力設備及機械設備行業成為業績預喜的主要領域。其中,電子行業表現尤為突出,立訊精密、揚杰科技、長川科技、鼎龍股份等企業不僅凈利潤規模領先,增長幅度也位居前列。半導體行業復蘇態勢明顯,受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車需求拉動及國產替代加速推動,相關企業業績集體上揚。
全球半導體市場數據印證了行業回暖趨勢。據世界半導體貿易組織統計,2025年上半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達3460億美元,同比增長18.9%,存儲芯片領域增速達20%,邏輯芯片、傳感器等細分市場也呈現明顯增長。業內人士分析,在全球科技競爭加劇背景下,中國半導體產業自主化進程加速,為國內企業開辟了廣闊發展空間,同時AI、汽車電子等新興需求持續推動行業上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