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正經歷一場重大變革。作為行業“四大家族”之一,ABB集團近日宣布將旗下機器人業務以53.75億美元的價格出售給日本軟銀集團,同時放棄原定的獨立上市計劃。這筆交易預計在2026年中后期完成,但需獲得監管部門批準并滿足常規成交條件。
ABB機器人業務是全球裝機量最大的工業機器人供應商之一,2024年銷售收入達23億美元,占集團總收入的7%,運營息稅折舊及攤銷前利潤率12.1%。此前,ABB曾計劃于2026年第二季度推動該業務獨立上市,以提升業務專注度、優化資金分配并加強研發投入。然而,在全球工業機器人市場增速放緩、中國本土廠商如越疆、埃斯頓等市場份額持續攀升的背景下,ABB最終選擇調整戰略方向。
ABB集團董事長Peter Voser表示,董事會和執行委員會對軟銀的收購提案進行了全面評估,認為該報價充分反映了機器人業務部門的長期價值,并能為股東創造即時收益。交易完成后,ABB將聚焦電氣化和自動化領域,業務結構調整為三大事業部。自2025年第四季度起,機器人業務部門將被列為“非持續經營”項目,其機械自動化業務單元(貝加萊)將并入過程自動化事業部。
軟銀集團創始人孫正義對這筆交易寄予厚望,稱其為“物理AI”戰略的關鍵一步。他指出,軟銀的下一個目標是融合超級人工智能(ASI)與機器人技術,推動人類社會向前發展。ASI在孫正義的構想中,是遠超人類智能一萬倍的存在,其出現將標志著人類歷史的轉折點。
回顧孫正義的機器人投資史,其布局可追溯至十年前。2012年,軟銀以約1億美元收購法國機器人公司Aldebaran,并成立軟銀機器人控股公司(SBRH)。2015年,基于Aldebaran技術的人形服務機器人Pepper正式推出,號稱能“識別”人類情感,引發市場關注。阿里巴巴和富士康也曾參股SBRH,共占40%股份。Pepper自2015年6月起每月限量發售1000臺,年底前均在一分鐘內售罄,但因智能程度不足,最終銷量慘淡,業務端于2021年裁員停產。
軟銀在機器人領域的另一筆重要投資是2017年收購波士頓動力。然而,連續注資后仍未實現盈利,軟銀于2021年將大部分股權轉賣給現代汽車。同年,特斯拉發布通用機器人計劃,2022年大語言模型興起,機器人領域重新吸引資本關注。軟銀隨即調整策略,2024年領投人形機器人初創公司Skild AI,并最終收購ABB機器人業務。
孫正義的AI戰略布局涵蓋芯片、機器人、數據中心和能源四大領域。軟銀擁有英國芯片設計公司Arm,并收購芯片設計初創企業Ampere Computing。軟銀還聯合OpenAI推出“星際之門(Stargate)”計劃,計劃斥資5000億美元在美國建設AI基礎設施。此次收購ABB機器人業務,被視為軟銀構建ASI生態鏈的重要環節。
對于此次合作,孫正義直言:“軟銀的下一個前沿是物理AI。與ABB機器人攜手,我們將以共同愿景匯聚世界級技術和人才,融合超級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技術,推動開創性的進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