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德掃街榜最新發布的《2025國慶中秋長假出行消費報告》顯示,新能源汽車在國慶長假期間實現了長途出行的新突破。數據顯示,10月1日至7日期間,新能源汽車的平均導航距離已與燃油車基本持平,而行駛里程超過1000公里的長途出行次數同比激增640%。這一變化表明,新能源車主的里程焦慮正在快速緩解,駕駛電動汽車完成千里自駕已成為常態。
支撐這一轉變的核心因素是技術進步與基礎設施的完善。報告指出,我國車用電池技術持續升級,續航能力顯著提升,為長途出行提供了基礎保障。與此同時,充電樁網絡加速擴張,高德在線數據顯示,全國公共充電站數量已超過30萬座,是加油站數量的2.5倍,較2021年增長了300%。這種覆蓋密度的提升,有效解決了新能源車主的補能難題。
為了進一步消除車主的補能顧慮,高德地圖推出了新能源專屬導航功能。該功能可實時顯示前方服務區充電樁的空閑數量、快慢充價格等信息,幫助車主提前規劃補能路線。長假首日,全國充電站搜索用戶數同比增長42%,反映出車主對實時補能信息的強烈需求,也驗證了這類服務對緩解焦慮的積極作用。
過去,里程焦慮和補能不便一直是制約新能源汽車長途出行的主要障礙。但今年國慶長假期間,隨著電池技術、充電設施和導航服務的協同發展,新能源汽車成功突破了“短途代步”的固有標簽。從城市通勤到跨省自駕,越來越多的車主選擇駕駛電動汽車完成長途旅行,這一趨勢標志著新能源汽車正逐步走向更廣泛的應用場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