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儲產業正經歷新一輪缺貨危機,市場價格呈現加速上漲態勢。據行業媒體報道,國慶長假期間盡管交易活動有所減少,但存儲產品詢價熱度不減,帶動現貨市場價格大幅攀升。其中DDR4 DRAM價格周漲幅突破12%,DDR5 16Gb規格產品也錄得8.5%的漲幅,創下年內新高。
面對價格劇烈波動,威剛、十銓、宇瞻等主要存儲模組廠商采取保守策略,相繼暫停產品報價。威剛率先于上周停止DDR4和DDR5產品報價,NAND Flash及SSD產品仍維持正常交易。十銓、宇瞻等企業隨后跟進,暫停報價范圍逐步擴大。這種集體觀望行為反映出廠商對后市價格走勢的強烈預期。
本輪漲價的核心驅動力來自人工智能領域。雖然市場對AI發展存在泡沫爭議,但云服務商的真實采購需求已產生顯著排擠效應。三星、SK海力士、美光等頭部廠商采取惜售策略,優先保障高利潤訂單。這種供需失衡導致缺貨狀況超出此前預期,形成"不買即虧"的市場心理。
價格傳導機制正在發生深刻變化。當前合約價漲幅顯著落后于現貨市場,有業內人士指出合約價已失去參考價值,實際采購成本更接近持續走高的現貨價格。這種價格倒掛現象預示著下季度合約價將出現大幅補漲。為鎖定產能,超大規模客戶已將供應合同期限從季度延長至多年,三星新一代V9 NAND和美光2026年HBM產能均被提前預訂。
缺貨潮呈現全面擴散特征,從消費級SSD、DDR4到企業級存儲陣列和批量HDD均出現供應緊張。DDR5市場受美光報價策略影響,主流5600規格產品價格暴漲12%-28%,三星雖未公布最新報價但預計漲幅相近。更值得關注的是,HDD與SSD首次出現同步短缺,AI模型處理PB級數據時對近線HDD的依賴,導致其交貨周期延長至12個月以上。
存儲市場格局因此發生根本性轉變。數據中心為填補HDD缺口,轉而部署QLC閃存陣列,進一步推高NAND需求。與此同時,SSD開始大規模滲透傳統機械硬盤市場,形成"雙向擠壓"效應。這種結構性變化導致HDD因供應受限漲價,SSD則因云廠商搶購維持高位。
行業分析師發出嚴重警告,AI需求激增與供應鏈收縮形成雙重沖擊,全球存儲市場正面臨罕見的結構性失衡。這種短缺狀態可能持續數年甚至十年。摩根士丹利最新報告指出,AI運算帶來的DRAM與NAND供需緊張具有長期性,存儲市場繁榮周期可能延續十年之久,預計未來數個季度產品價格將出現多次兩位數漲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