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米汽車因周邊車模產品遭遇仿冒問題引發市場熱議。小米汽車副總裁李肖爽通過社交媒體公開回應,明確指出目前官方僅推出三種規格的合金車模,并呼吁消費者提高警惕,避免購買非正規渠道產品。

根據官方披露的信息,小米汽車合金車模采用鋅合金主體搭配塑料底盤的復合材質設計,符合行業通用標準。目前市面上在售的官方產品僅有1:18、1:43和1:64三種比例規格。以最新上市的SU7 Ultra原型車1:43比例車模為例,該產品定價149元,提供閃電黃與太空銀雙色選擇,在細節還原上達到較高水準,包括原型車標志性的閃電拉花、U型風刀組件、水滴形大燈以及碳纖維紋理后視鏡等特征均得到精準呈現。
市場分析人士指出,此次仿冒事件折射出兩個關鍵問題:一是小米汽車品牌影響力持續擴大,帶動周邊產品需求激增;二是消費電子領域的知識產權保護面臨新挑戰。據第三方監測數據顯示,近期電商平臺出現大量非官方車模產品,部分商家通過模糊尺寸參數、使用相似包裝等手段誤導消費者。這種行為不僅損害消費者權益,更對品牌形象造成潛在威脅。
從行業視角觀察,科技企業周邊產品管理已成為品牌建設的重要環節。某知識產權機構負責人表示,快速消費品領域的產品迭代周期短、市場傳播快,為仿冒行為提供了可乘之機。企業需要建立從生產到銷售的全鏈條管控體系,包括加強防偽技術應用、完善授權經銷商管理、建立快速響應的維權機制等措施。
針對消費者如何鑒別真偽的問題,專家建議采取"三查"原則:一查銷售渠道,優先選擇品牌官網、官方旗艦店及授權門店;二查產品參數,核對官方公布的尺寸、材質、配色等關鍵信息;三查細節工藝,正品車模在零件接縫、涂裝均勻度、標識印刷等方面具有明顯品質差異。消費者可通過掃描產品包裝上的防偽二維碼進行驗證,該技術已應用于小米最新批次的車模產品。
隨著小米汽車產品線不斷豐富,周邊衍生品市場預計將持續擴張。業內人士認為,企業需要在市場拓展與品牌保護之間尋求平衡,既要滿足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又要構建有效的知識產權防護網。這包括加強與監管部門的協作、提升消費者鑒別能力、運用法律手段打擊侵權行為等多維度的策略組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