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慶假期期間,不少旅客選擇乘坐飛機出行。許多航空公司會建議旅客提前兩小時到達機場辦理值機手續,國際航班則建議提前三小時。盡管部分旅客可能認為這一要求過于嚴格,但背后有著重要的安全考量。
錯過值機時間,即使旅客已經抵達機場并確信能在起飛前到達登機口,機場通常也不會予以通融。這并非不近人情,而是因為飛機起飛前需要進行一系列準備工作,其中一些步驟必須在旅客和行李數量確定后才能進行。例如,制作"艙單"就是一項關鍵任務。
據航空公司工作人員介紹,飛行員需要將艙單數據輸入飛機計算機系統,只有獲得艙單后才能向塔臺申請起飛許可。制作艙單時,配載部門需根據飛機型號、航程油耗、旅客數量(含重量)和行李重量等信息,精確計算飛機的載重平衡,確保重心處于安全范圍內。這一計算必須在旅客和行李重量完全確定后才能完成,否則任何變動都需要重新測算。
載重平衡和重心位置對飛行安全至關重要。歷史上曾發生多起因重心問題導致的空難。2002年中國北方航空6136號航班空難中,機艙起火后乘客向前艙聚集,導致飛機重心前移,最終頭朝下墜入海面。2013年美國國家航空102號航班則因貨艙貨物移動導致重心后移,造成機毀人亡的悲劇。據2016年研究數據,77%的飛行事故與飛機重心超出安全范圍有關,其中57%導致致命后果。
那么,航空公司如何知道旅客和行李的重量呢?原來,他們采用估算方式。根據中國民用航空局規定,對于"大客艙航空器",可使用旅客和行李的"標準平均重量"進行估算。例如,成年人的標準平均重量為75公斤(含衣物和手提行李),兒童為38公斤,嬰兒為10公斤。不同國家和地區的標準可能有所不同,如美國成年男性和女性的平均體重分別達90.63公斤和77.47公斤(含服裝和行李)。
為確保估算準確,航空公司對手提行李的尺寸和重量也作出限制,既是為了方便存放,也是為了防止行李過重影響重量計算。即使飛機未滿員,航空公司也不會讓乘客自由選座,以避免旅客集中在一側或前后部,影響載重平衡。飛行過程中,機組人員也不會允許旅客隨意更換座位。
盡管飛機通常在起飛前30分鐘至1小時停止值機,但特殊情況仍可能發生。例如,已值機的旅客可能在免稅店購物而延誤登機。機場會播報旅客姓名提醒,但若仍未及時趕到,機長有權決定起飛。這種情況下,飛機不一定需要重新測算載重平衡,因為存在"最后一分鐘修正"機制。
該機制允許在艙單制作完成后、起飛前對載重進行微調,包括燃油、機組人員、旅客和貨物的調整。調整內容只需記錄在艙單備注欄,并經機長和載重平衡人員確認簽字即可。例如,A320-200機型最多可調整6名乘客或500公斤載荷。若調整超過限額,仍需重新測算載重平衡和制作艙單,這可能會耽誤其他旅客的時間。
若人員到齊、貨物裝載完畢且艙門關閉,航路上無限制,飛機還可申請提前起飛。雖然條件較多,但旅客仍有可能遇到這種情況。因此,提醒旅客盡量提前到達機場,值機后注意登機時間,這既是對自己行程的負責,也是對其他乘客和機組人員的尊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