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中國人民大學迎來建校八十八周年華誕。這所誕生于抗戰烽火中的高等學府,從陜北公學的窯洞課堂一路走來,如今已成長為人文社科領域的領軍者。更令人矚目的是,在資本市場與創新創業浪潮中,人大校友群體正形成一股不可忽視的"人大力量",從投資界到科技領域,處處可見人大人的身影。
在投資領域,人大校友構建起龐大的資本網絡。高瓴資本創始人張磊、涌金投資陳金霞、重陽投資裘國根等業界巨頭均出自人大。其中,張磊的創業歷程頗具代表性:1990年考入人大財政金融系,畢業后遠赴耶魯求學,2005年攜千萬美元回國創立高瓴資本。如今,這家管理規模超千億美元的投資機構,已在全球TMT、醫療健康、先進制造等領域布局數百個項目。張磊始終強調:"在人大接受的教育,讓我懂得尋找志同道合的伙伴,共同創造有意義的事業。"
創業浪潮中,人大校友同樣表現搶眼。京東集團創始人劉強東作為人大社會學系校友,不僅將企業打造成電商巨頭,更在2022年以149億元捐贈額登頂中國首善。在人工智能等新興領域,一批年輕校友正在開拓新邊疆:信息學院校友董天智創辦的曲線智能專注智能噴涂機器人,黃真創立的數論科技打造通用工業機器人,高瓴人工智能學院博士高一釗的智子引擎則深耕通用人工智能。這些創新企業構成人大系在科技領域的"第二梯隊"。
當前,資本市場正迎來"人大系"企業的上市潮。京東工業股份有限公司近日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發行不超過2.53億股境外上市普通股。這已是京東系第六家上市公司,此前京東集團、京東物流、京東健康等已相繼登陸資本市場。招股書顯示,京東工業已完成兩輪融資,投后估值達67億美元,劉強東個人仍持有3.71%股份。公司從集團內部成本中心轉型為獨立運營的工業供應鏈技術服務商,2020年A輪融資即獲GGV、紅杉中國等知名機構青睞。
教育賽道同樣活躍著人大校友的身影。全品文教創始人肖忠遠1987年從人大工學學士畢業,1990年又獲法學碩士學位。這位"六零后"校友從海淀考試書店起步,逐步打造出覆蓋K12全學科的教輔帝國,《全品學練考》《全品作業本》等圖書成為中小學生必備資料。若此次順利上市,將成為其三十余年教育生涯的重要里程碑。另一家沖擊港股的優迅醫學則由人大勞動經濟學碩士王建偉執掌,這位曾在華大基因、安諾優達任職的"人大學姐",正帶領團隊在產前篩查、腫瘤診療等領域開拓新市場。
人大的創業生態已形成完整鏈條。每年春季,大學生創業訓練計劃提供1-5萬元啟動資金,配備校內導師與校友投資人雙指導;通過評審的項目可直接入駐創業園,享受免租工位及法務、財稅等一站式服務。五月舉辦的"RUC學生創業主題日"上,25支學生或校友團隊在世紀館北廣場展銷產品,京東集團、洪泰基金等機構合伙人現場評審,優秀項目常獲投資意向。商學院與新加坡國立大學合辦的"企業家金融投資課程"則系統傳授股權設計、估值建模等實戰技能,結業校友自動進入"人大創投校友圈",形成持續的資本與資源對接網絡。
在資本端,由校友管理的"人大創投基金""人大天使匯"等專項基金,單筆投資50萬至500萬元,專注早期校友項目。"一號哨位""SmarTalk智言"等學生企業均從這里獲得首輪融資。這種"校園內找資金、找合伙人、找退出通道"的生態,使創業成為人大人的生活方式。正如一位校友所言:"在人大,創業不是孤軍奮戰,而是整個生態系統的支持。"
投資領域的人大力量同樣引人注目。除張磊外,達晨創投肖冰、大鉦資本黎輝、CPE源峰劉樂飛等眾多投資界精英均出自人大。他們形成的資本網絡具有高密度、高信任、高協同的特點,從捐贈課堂到聯合投資,從案例分享到共同盡調,構建起獨特的競爭優勢。2017年,張磊向母校捐贈3億元支持交叉學科建設,劉強東也同期捐贈3億元設立京東基金。這些捐贈不僅助力學術發展,更強化了校友間的情感紐帶。
隨著北交所、注冊制等資本市場改革深入推進,人大系投資人正在新消費、硬科技、生命科學等領域持續布局。他們將資本與知識、商業與教育有機結合,在實現個人理想的同時,也為國家創新發展注入強勁動力。這種將家國情懷融入商業實踐的精神,正是人大八十余年辦學傳統的生動體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