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OpenAI在國慶假期首日發布新一代文生視頻大模型Sora 2及其配套應用時,全球科技圈瞬間被引爆。這款嚴格采用邀請制的應用,上線后迅速躋身美區下載榜第三,其引發的討論熱度遠超技術本身——究竟是AI時代的超級應用雛形,還是轉瞬即逝的技術煙花?
Lovart創始人陳冕在體驗后直言:"這是繼抖音和ChatGPT后的第三個里程碑。"他特別強調Sora 2突破了傳統思維,"OpenAI真正展現了為產品打造模型的能力,而非為模型尋找應用場景。"作為連續創業者,他指出Cameo功能通過熟人關系的低成本共創,巧妙破解了AI社交的難題,這種設計思路與單純追求視頻質量形成鮮明對比。
Sand.ai創始人曹越從技術維度解析了三大突破:音畫同步、人物ID保持和多鏡頭敘事能力。他特別指出,當視頻模型能同時輸出畫面與聲音時,就跨越了消費級產品的關鍵門檻。"我們內部早在幾個月前就探索過類似功能,但OpenAI將技術優化與產品定義完美結合,這才是爆發力的核心。"
在關于AI應用終極方向的討論中,"AI原生"成為核心關鍵詞。陳冕用通俗方式解釋:"如果某個業務或內容在沒有AI時根本不存在,那它就是AI原生的。"他特別提醒創業者,不要試圖復制AI版微信,因為通用社交領域已形成穩固格局,真正的機會在于將頂尖產品創意與模型能力深度整合。
這場變革帶來的競爭強度遠超預期。陳冕觀察到,人才、算力、資本正加速向頭部集中,形成"要么做大,要么出局"的殘酷格局。他以Sora 2的邀請碼機制為例,指出這種基于社交關系的裂變模式,天然適合快速建立用戶網絡,而普通改良者在這種環境下注定難以生存。
曹越透露,Sand.ai將在國慶后推出全新音畫同出模型,直面市場挑戰。他強調AI時代的產品與模型邊界日益模糊,組織內部需要建立深度整合機制。"我們的算法工程師現在必須理解產品邏輯,產品經理也要掌握模型原理,這種跨界能力將成為核心競爭力。"
對于中國市場的特殊影響,兩位創始人達成共識:這既是機遇也是挑戰。陳冕認為,Sora 2本質上是AI版Instagram/朋友圈,其社交屬性可能動搖現有流量格局,國內大廠將面臨前所未有的創新壓力。但他同時指出,AI應用層的競爭才剛剛開始,創業者若能快速找到產品與技術的契合點,仍有機會在這場變革中占據一席之地。
在談到組織能力建設時,陳冕分享了關鍵觀察:"偉大的產品不是設計出來的,而是不同背景團隊碰撞出來的。"他描述理想中的開發場景:產品經理與技術專家物理上相鄰而坐,隨時討論如何將模型能力轉化為用戶可感知的創新體驗。這種敏捷組織模式,被視為應對AI時代快速迭代的關鍵。
關于技術發展路線,曹越預測未來半年將出現更多形態的AI視頻產品。從玩梗短視頻到交互式短劇,再到具有分支劇情的沉浸式體驗,模型能力的進化正在不斷拓展內容邊界。他特別提到,物理準確性將成為下個競爭焦點,這需要模型在理解現實世界規律方面取得突破。
面對投資者關注的資本集中問題,兩位創始人給出不同視角。陳冕承認頭部效應加劇,但強調這為創業公司指明了方向:必須以更快的速度實現業務增長,找到獨特的產品市場契合點。曹越則從全球化角度指出,中國創業者的工程能力與企業家精神,完全有能力在這個增量市場中創造巨大價值。
在對話尾聲,陳冕透露Lovart將激進擴張團隊,重點招募產品、運營和研發人才。他賣了個關子:"12月前大家會看到我們在ToC領域的重大進展,但真正的爆發可能需要更長時間培育。"這種既保持緊迫感又注重長期價值的策略,折射出AI時代創業者的典型心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