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最新發布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發展報告(2025)》顯示,我國生成式AI用戶規模已突破5億大關。截至今年6月,全國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網民數量達5.15億人,占整體網民比例的36.5%,這一數據表明中國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生成式AI應用市場。
在模型選擇方面,國產大模型展現出絕對優勢。報告指出,超過90%的用戶傾向于使用國產生成式AI服務,這一現象印證了我國在人工智能核心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隨著國內研發團隊不斷突破技術瓶頸,相關產品的成熟度和用戶體驗得到顯著提升,為國產模型的廣泛應用創造了有利條件。
從應用場景來看,生成式AI正深度融入社會經濟發展。截至今年8月,全國已有538款生成式AI服務完成備案,263款應用完成功能登記。這些技術成果不僅覆蓋了智能搜索、內容創作、辦公助手等日常領域,更在農業種植、工業制造、科研創新等專業場景中發揮重要作用,有效提升了各行業的生產效率和創新能力。
我國人工智能產業的快速發展,得益于完整的產業鏈布局。目前,從底層芯片、算力支撐,到數據平臺、算法框架,再到終端應用,各環節已形成協同發展的產業生態。這種全鏈條的創新能力,使中國在全球AI競爭中占據有利位置。
技術創新領域,中國同樣表現突出。數據顯示,截至今年4月,我國人工智能專利申請量達157.6萬件,占全球總量的38.58%,穩居世界第一。隨著技術環境的持續優化,中國在全球AI治理和技術標準制定中的話語權不斷提升,成為推動行業進步的重要力量。
業內專家認為,我國人工智能發展呈現出基礎研究與應用開發并重的鮮明特征。這種發展模式促進了技術成果向實際場景的快速轉化,未來隨著產業生態的進一步完善,生成式AI將持續為中國經濟轉型升級提供強大的智能支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