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橫店影視文化產業發展大會上,愛奇藝創始人兼CEO、中國電視藝術家協會副主席龔宇圍繞人工智能對影視行業的深遠影響發表了深度見解。他指出,隨著AI技術突破性進展,影視產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結構性變革,未來幾年內行業生態或將被徹底重塑。
回溯去年同場活動,龔宇曾聚焦微短劇對傳統影視的沖擊。彼時他坦言,豎屏內容的爆發式增長引發行業焦慮,但經過一年實踐,這種焦慮已大幅緩解。"傳統影視的危機并未消失,但破局之道已然清晰。"他提出,制作機構若堅持橫屏創作,必須通過提升內容精度與投入強度構筑護城河,或同步布局豎屏賽道;而播出平臺則可直接引入豎屏內容完善生態布局。目前愛奇藝已在豎屏短劇領域展開規模化探索。
當前龔宇的關注焦點已轉向人工智能的顛覆性潛力。他以微短劇發展軌跡為參照,指出行業對新技術的認知普遍經歷"看不見-看不上-看不懂-追不上"四個階段。對比微短劇用三年時間完成認知迭代,AI在影視領域的發展速度更為驚人——多數從業者尚處于"看不懂"階段,但可能明年就會陷入"追不上"的困境。
技術突破帶來的震撼數據印證著這種判斷。龔宇透露,過去一個月內全球多個大模型實現顛覆式升級,影視行業長期困擾的可控性、穩定性、一致性等難題,在最近三四周內取得突破性進展。這些技術躍遷使得AI生成內容與影視創作天然契合的特性愈發凸顯,為行業降本增效開辟新路徑。
據其預測,AI技術成熟將引發三重變革:制作成本有望降低一個數量級,創作者規模擴張超一個數量級,而內容產出量可能激增兩個數量級以上。這種指數級增長不僅將重構產業格局,更可能成為中國影視工業追趕好萊塢的歷史性機遇。"以開放心態擁抱AI,或許能在五年內實現與全球頂尖水平的并跑甚至超越。"龔宇強調。
作為行業先行者,愛奇藝已構建完整的AI應用體系。從內容生產端的智能創作工具,到分發環節的個性化推薦算法,再到用戶體驗層的交互優化,AI技術正深度滲透產業鏈各環節。公司高級副總裁王學普此前披露,AI驅動的內容生成系統已能實現從劇本創作到視覺呈現的全流程輔助。
更具標志性意義的動作是,愛奇藝將于2026年一季度推出全球首個AI劇場"鮑德熹·愛奇藝AI劇場"。該平臺面向全球創作者開放,不僅提供前沿技術支持,更設立專項創作基金。首批15分鐘以上的AI敘事影片將突破傳統敘事框架,在藝術表達與商業價值間尋求新平衡。這項創新實踐預示著,AI正在重新定義影視創作的邊界與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