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為全聯接大會2025上,華為副董事長、輪值董事長徐直軍以“以開創的超節點互聯技術,引領AI基礎設施新范式”為主題發表演講,正式推出全球算力最強的超節點及集群解決方案,為人工智能發展注入強勁動力。
徐直軍在演講中明確指出,算力始終是人工智能發展的核心支撐,尤其在中國人工智能產業中占據關鍵地位。面對當前芯片制造工藝的現實條件,華為通過技術創新構建了“超節點+集群”的算力體系,旨在系統性解決算力持續增長的需求。這一戰略選擇既立足當下技術條件,也為未來算力升級預留了空間。
此次發布的Atlas 950 SuperPoD與Atlas 960 SuperPoD超節點產品,標志著華為在算力基礎設施領域實現重大突破。前者支持8192張昇騰卡,后者更可擴展至15488張,在卡規模、總算力、內存容量及互聯帶寬等核心指標上全面領先。基于超節點技術,華為同步推出Atlas 950 SuperCluster與Atlas 960 SuperCluster集群方案,算力規模分別突破50萬卡與百萬卡,確立了全球最強算力集群的領先地位。
值得關注的是,華為首次將超節點技術應用于通用計算領域,推出全球首款通用計算超節點TaiShan 950 SuperPoD。該產品結合GaussDB分布式數據庫,可全面替代傳統大型機、小型機及Exadata數據庫一體機,實現計算架構的革命性升級。這一創新不僅提升了計算效率,更通過分布式架構降低了企業IT成本,為傳統行業數字化轉型提供了新路徑。
在技術突破層面,華為基于三十余年通信技術積累,成功攻克大規模超節點互聯難題,推出面向超節點的靈衢(UnifiedBus)互聯協議。徐直軍宣布,華為將開放靈衢2.0技術規范,邀請產業伙伴共同構建開放生態。這一舉措旨在通過標準化協議降低超節點技術應用門檻,加速產業協同創新。
徐直軍強調,華為將持續依托靈衢協議優化超節點與集群性能,確保算力供給與人工智能發展需求同步升級。通過系統性技術創新,華為不僅為當前AI應用提供了可靠算力保障,更為未來智能社會建設奠定了技術基石。此次發布的系列解決方案,將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在更多場景落地,創造更大的經濟與社會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