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能、新能源與高端制造等領域的創新浪潮中,中國科技企業正以驚人的速度重塑產業格局。資本市場對科技股的追捧達到新高度,一批企業憑借技術突破與產業協同實現市值躍升,其中印刷電路板(PCB)行業龍頭勝宏科技的崛起尤為引人注目。
這家總部位于廣東惠州的企業,在2025年上演了令人矚目的資本神話。年初股價尚在40元區間徘徊,至9月中旬已飆升至355元歷史峰值,市值突破3000億元大關。盡管后續有所回落,但截至9月底2462.98億元的市值仍較年初暴漲580%,股東人數從5.17萬激增至16.48萬,創始人陳濤夫婦的身家隨之水漲船高。據測算,其持股價值已從3月胡潤榜單公布的130億元飆升至769億元。
陳濤的逆襲軌跡堪稱傳奇。這位來自甘肅隴南山區的退伍軍人,1995年南下廣東時僅懷揣對改革開放前沿陣地的憧憬。從臺資PCB企業的銷售員做起,他通過拆解電路板自學技術,考取專業認證,最終在2003年創立勝華電子。當2006年中國超越日本成為全球最大PCB生產國時,陳濤已帶著5億元投資創立勝宏科技,完成從技術門外漢到行業領軍者的蛻變。
真正讓勝宏科技脫穎而出的,是其對技術趨勢的精準把握。2019年,當多數同行還在傳統PCB領域競爭時,陳濤力排眾議成立HDI事業部,突破高密度互連技術壁壘。這項為滿足電子設備小型化需求而生的技術,使勝宏科技成功打入英偉達供應鏈。2023年進入H系列AI加速卡供應體系后,公司2025年一季度相關訂單占比超70%,市場份額突破50%,成為AI算力浪潮的最大受益者之一。
PCB作為"電子產品之母"的戰略價值,在勝宏科技的客戶名單中得到充分驗證。從特斯拉到臺積電,從工業富聯到醫療設備巨頭,其產品應用已從消費電子擴展至人工智能、智能汽車等前沿領域。陳濤將PCB比作電子設備的"骨骼與血管",這種認知驅動公司持續投入研發,形成技術迭代與市場拓展的良性循環。
財務數據印證著戰略轉型的成功。2024年營收突破百億大關達107.31億元,凈利潤11.54億元;2025年上半年營收同比激增86%至90.31億元,凈利潤暴漲366.89%至21.43億元。公司將其歸因于AI算力需求爆發、技術壁壘鞏固、全球化布局及成本控制四大因素。
但光鮮數據背后暗流涌動。2025年一季度前五大客戶占比驟升至51%,客戶集中度風險凸顯。同時,88.5億元流動負債與11.03億元現金的差距,暴露出資金鏈壓力。為應對挑戰,勝宏科技啟動雙重資本運作:4月完成19億元定增用于越南HDI項目和泰國高多層板建設,8月遞交港交所上市申請擬募資71.8億元拓展全球產能。
行業特性決定了這場競賽的殘酷性。PCB雖屬傳統制造業,卻因與AI、5G等新概念的深度綁定,對技術迭代速度提出更高要求。當競爭對手加速布局,芯片制程向更先進節點演進時,勝宏科技能否持續保持技術領先,成為決定其能否延續高增長的關鍵。市場對此存在分歧,此前關于高盛上調目標價的傳聞雖被辟謠,卻折射出資本市場的復雜預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