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量呈指數級增長的當下,如何高效處理工作學習中的海量信息,已成為現代人必須解決的痛點。無論是職場會議中手忙腳亂的記錄場景,還是學生群體面對多門課程的知識管理需求,都呼喚著更智能的解決方案。近日,科大訊飛與LAMY聯名推出的智能辦公本X3,憑借其突破性的AI技術組合,為信息處理難題提供了創新答案。

這款智能設備搭載的10.65英寸電子墨水屏,在保持紙質書寫體驗的同時,有效緩解了長時間使用的視覺疲勞。其核心創新在于雙引擎驅動架構:科大訊飛自主研發的AI語音引擎與星火認知大模型深度協同,構建起覆蓋語音轉寫、語義理解、內容生成的完整生態鏈。實測數據顯示,設備可精準識別12種中國方言及8種主流外語,配合16個專業領域的術語庫,即便在跨國會議或行業研討場景中,也能實現零誤差的內容捕捉。
針對會議記錄痛點,星火大模型展現出獨特優勢。當用戶完成語音錄制后,系統可在30秒內生成結構化會議紀要,自動區分議題、決策項和待辦事項。更值得關注的是其多模態交互能力——通過八麥克風陣列實現的聲源定位技術,能準確區分不同發言人的語音軌跡,配合手寫筆記的時空同步功能,最終呈現包含文字記錄、語音回溯、筆跡標注的三維會議檔案。
在效率管理維度,設備創新性地引入AI工作流引擎。用戶輸入的日常待辦事項,會被系統自動解析為時間節點、關聯項目和優先級標簽,每周五下午三點準時生成可視化工作周報。這種智能調度機制,使項目管理者能實時掌握團隊進度,自由職業者也可精準把控創作節奏。實測表明,使用該設備可使信息處理效率提升40%,重復性工作減少65%。
目標用戶畫像顯示,這款產品正重塑三類人群的工作方式:對于日均處理3場以上會議的企業中層,其語音轉寫準確率達98.7%,會議整理時間從平均45分鐘壓縮至8分鐘;醫學生群體利用醫學專用詞庫,實現課堂錄音到解剖學筆記的自動轉化;跨境貿易從業者則借助實時翻譯功能,在商務洽談中同步獲取中英雙語記錄。特別設計的LAMY電磁筆,通過2048級壓感技術,還原了鋼筆書寫的阻尼感,成為設計師群體記錄創意的優選工具。
在硬件設計層面,產品團隊突破性地采用靈動條交互方案。這個隱藏于屏幕側邊的觸控帶,通過滑動幅度控制翻頁速度,單手操作即可完成100頁文檔的快速瀏覽。經用戶測試,這種非接觸式操作使閱讀流暢度提升3倍,特別適合法律文書審閱或學術論文研讀場景。配套開發的跨設備同步系統,支持與Windows、macOS、iOS及Android平臺的無縫對接,確保信息隨時可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