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領域迎來一位新競爭者——Opera近日正式推出以人工智能為核心的Neon瀏覽器,這款產品主打通過自然語言指令生成定制化應用的功能,并引入名為“Cards”的模塊化指令系統。此舉標志著Opera加入智能代理瀏覽器賽道,與Perplexity、The Browser Company等科技企業展開直接競爭。
據內部人士透露,該產品研發始于今年5月,此前處于內部測試階段。目前公司已啟動邀請制公測,用戶需支付每月19.99美元(約合人民幣142.4元)的訂閱費用方可使用。Opera瀏覽器部門執行副總裁克里斯蒂安·科倫德拉在聲明中強調,這款產品既服務于開發團隊自身的AI應用需求,也瞄準了高頻使用AI工具的用戶群體。
在功能架構上,Neon構建了多層次智能體系。基礎層配備對話式AI助手,可解答用戶提出的各類問題;進階層推出“Neon Do”智能代理模塊,具備內容總結、跨平臺發布等能力。測試場景顯示,該系統能自動提煉博客核心觀點并推送至Slack工作群組,還能根據用戶瀏覽記錄提取特定時間段內的YouTube視頻摘要或文章關鍵數據。
代碼生成與數據可視化成為另一大亮點。瀏覽器內置的編程工具可快速生成結構化代碼片段,支持創建包含動態圖表的專業報告。不過關于用戶能否共享自定義應用模塊,官方尚未給出明確說明。
指令復用機制方面,Neon采用“Cards”系統實現AI指令的模塊化組合。用戶可將“信息提取”“對比分析”等基礎指令卡進行串聯,形成跨網頁信息處理的自動化流程。這種設計邏輯與The Browser Company旗下Dia瀏覽器的“Skills”功能異曲同工,均支持用戶自定義指令組合或調用社區共享方案。
工作區管理創新體現在“Tasks”標簽系統的引入。該功能將AI對話記錄與網頁標簽深度整合,形成獨立的任務處理單元。在官方演示中,系統展示了從商品比價到在線下單的完整購物流程自動化處理,但實際使用效果仍有待市場驗證。
行業分析師指出,盡管演示視頻展現了強大的自動化能力,但AI產品的實際表現往往受制于具體使用場景。Neon能否在真實環境中兌現功能承諾,將成為其突破市場認知的關鍵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