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模型創業熱潮退去后,行業步入深度調整期,零一萬物通過新一輪核心管理層調整,釋放出加速商業化落地的強烈信號。這家由李開復領銜的AI企業,近日完成三位高管任命,將戰略重心從技術研發轉向企業級服務市場,試圖在紅海競爭中開辟新賽道。
聯合創始人沈鵬飛的履新備受關注。這位在IT與互聯網領域深耕26年的行業老將,曾主導百度多個政企級AI項目,其職業履歷覆蓋從技術架構到商業落地的全鏈條。此次他全面接管國內ToB/ToG業務體系構建,被視為打通AI技術產業化"最后一公里"的關鍵布局。零一萬物內部人士透露,沈鵬飛將主導搭建覆蓋金融、政務、制造等重點行業的解決方案團隊。
技術支撐體系同步強化。原阿里巴巴資深算法專家趙斌強晉升副總裁后,將繼續帶領團隊深耕大模型核心技術,重點突破行業場景下的模型適配與優化。另一位新晉副總裁寧寧則憑借20年AI商業化經驗,負責國際市場開拓與咨詢業務,其團隊已在東南亞、中東等地啟動試點項目,探索技術輸出的本土化路徑。
李開復在內部會議上明確提出"AI轉型必須是一把手工程"的核心理念。他強調,企業AI化不是技術部門的單點突破,而是需要CEO親自推動業務流程再造。這種認知直接影響了零一萬物的服務模式——其團隊現在要求與客戶高層組建聯合工作組,確保AI解決方案真正融入核心業務環節。
這場變革折射出中國大模型行業的集體轉向。曾經齊頭并進的"六小龍"如今分化明顯:有的轉向開源社區建設,有的深耕醫療、教育等垂直領域,而零一萬物選擇與阿里云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聚焦企業級AI解決方案。這種差異化路徑能否突圍,取決于其能否在融資趨緊、客戶預算收縮的市場環境下,率先構建可持續的商業模式。
當前行業面臨的挑戰遠不止于此。同質化產品競爭、技術落地周期長、客戶決策鏈復雜等問題,都在考驗企業的綜合運營能力。零一萬物此次調整后,將政企市場作為主攻方向,其解決方案已覆蓋智能客服、風險控制、城市治理等20余個場景,但能否將這些技術優勢轉化為商業收益,仍需經歷市場的嚴苛檢驗。
隨著AI技術從概念驗證走向規模化應用,企業服務市場的競爭格局正在重塑。零一萬物選擇此時進行戰略聚焦,既是對行業趨勢的響應,也是對自身資源稟賦的重新定位。這場關于技術價值轉化的探索,或將為行業提供新的發展范式。







